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為何車夫因為沒有分到壹碗羊羹,把主帥送進了敵營,自己逃到了他國?

為何車夫因為沒有分到壹碗羊羹,把主帥送進了敵營,自己逃到了他國?

唐朝的鄭薰寫過壹首名為《贈鞏疇》的詩,其中有壹句為?淡薄貴無味,羊斟慚大羹。?這裏就涉及到了壹個典故,即:羊斟殘羹。羊斟殘羹的故事發生在春秋戰國時期,其涉及的主要歷史人物就是宋國的華元以及他的車夫羊斟。

華元這個人在宋國的歷史上是比較著名的壹個權臣,四朝元老,執掌國政,為晉楚之間的弭兵之約做了不小的貢獻。其實說起來,華元和孔子還能扯上壹點關系,華元是宋戴公的五世孫,也是華督的曾孫,華督在宋國歷史上已經算是六卿之壹,位高權重,他對宋閔公五世孫孔父嘉的妻子魏氏壹見鐘情,魏氏美而艷,華督就動了心思,想搶過來做自己的妻子,於是他就設計殺死了孔父嘉,將魏氏弄進了自己的後院。

這個孔父嘉就是孔子的六世祖,這件事在春秋戰國歷史上還是相當著名的。華督這壹招可謂壹箭雙雕,即解決了壹個政敵,又得到了壹個美人,不管怎麽說,華督之後,華氏活躍在宋國的政治舞臺上達二百年之久,而這其中,華元就是華氏家族中相當出色的壹位政治家。

華元歷昭公、文公、***公和平公四君,其中在宋文公時期,華元因為自己的壹個疏忽導致了壹場大戰的失敗,即公元前607年的鄭宋大棘之戰。我們知道,春秋時期其實是壹部晉楚爭霸大片,而在晉楚爭霸的過程中,夾在兩國之間的中小諸侯國比如鄭國、宋國、陳國、蔡國等等不得不選擇站隊,而且這個站隊多半是壹時的,誰強就依附誰,誰無禮就背叛誰。

我們拿公元前608年的局勢來說明壹下,當初宋國內亂,宋昭公被殺,晉國趁機攻打宋國,逼著宋文公和晉國訂立盟約,於是宋國開始依附於晉國,而之前依附於晉國的鄭穆公覺得?晉不足與也。?轉身和楚國訂立盟約。與此同時,陳國又因為楚國在陳***公去世之後沒有按照諸侯吊喪的禮儀來吊喪陳***公,所以背離了楚國而依附於晉國。

這樣壹變動,自然會引起壹系列的戰爭,當年的秋天,楚國就攻打陳國和宋國,而晉國出兵救援陳國和宋國,緊接著,晉、宋、陳、衛、曹聯合起來討伐鄭國,而楚國又出兵救援鄭國。這壹戰,晉國的解揚被楚軍俘虜,在冬天再次攻打鄭國。

而到了第二年的春天,楚國授意鄭國攻打宋國,公子歸生領著鄭軍攻打宋國,宋國派出了華元和樂呂與鄭軍對抗。在這壹戰中,宋國輸的很慘,華元被俘虜,樂呂被殺,宋軍損失了四百六十乘戰車,還有二百五十人被俘虜,至於被殺死的宋人則還有好幾百。當然宋國損失的戰車還不僅僅是這些,還有後期為贖回華元而送到鄭國的五十乘戰車。

這加起來就是五百余乘,這在當時算是相當大的壹個數量,要知道在春秋中秋,各個諸侯國的軍隊人數還不是很多,千乘之國並不是很多,估計當時的宋國堪堪達到千乘之數,這壹下子就損失這麽多,可見這壹戰的損失是相當大的,而之所以會有這樣大的壹個損失,原因讓人大跌眼鏡,僅僅是壹碗羊羹。

宋鄭大戰之前,華元為了鼓舞士氣,特意宰羊制成了羊羹用來犒賞大軍,但是就是那麽巧,分到最後,羊羹沒了,而華元的車夫羊斟卻沒有分到羊羹,華元沒想到會是這樣的結果,不過他也並沒有對羊斟做任何的表示,然後大戰就開始了,華元怎麽也沒有想到,就是這個沒有分到羊羹的車夫給了華元致命壹擊。

這個車夫在當時被叫做禦者或者馳手,居於戰車的中間,任務就是駕駛戰車。通常,壹輛戰車之上有三個甲士,其中之壹就是居中的禦者,再就是左邊的甲首,負責遠距離射擊,而右邊的車右則負責近距離刺擊。

羊斟駕駛的戰車上,華元就站在羊斟的左邊,當時兩軍排開陣勢,華元剛站在戰車上對大軍發布指示,而身邊的車夫羊斟就說話了,他說:?疇昔之羊,子為政,今日之事,我為政。?這就是成語?各自為政?的出處,這句話的意思很簡單,當初羊羹的賞賜,妳做主,而現在的這壹場仗,我說了算。

羊斟說完話,就駕駛著戰車沖進了鄭軍陣營,直接將華元送給了鄭軍,華元被俘虜,自然宋軍這邊的士氣就低了很多,又加上缺了壹個指揮,宋軍在樂呂的指揮下很快就吃了敗仗。

對於羊斟在戰場上的作為,左傳有壹句這樣的評語:?羊斟非人也,以其私憾,敗國殄民。於是刑孰大焉。《詩》所謂?人之無良?者,其羊斟之謂乎,殘民以逞。?

這將大戰的主要責任怪在了羊斟身上,誠然,羊斟有錯,確實不該在國家生死存亡之際,就因為沒有吃到那壹碗羊羹,而做出非常錯誤的選擇。但是,我們也不能不意識到華元在這件事中的錯處。既然是犒賞大軍,將大軍的士氣鼓舞起來,即便做不到壹視同仁,但是也必須做到人人有份,要知道,很多時候,看似不起眼的小人物會在關鍵時刻決定很多事情。

華元或許覺得羊斟缺了這壹碗羊羹不算什麽,沒必要計較,但是當所有人都有,唯獨他壹個人沒有的時候,這就已經不是壹碗羊羹的事情了,很可能會關系到個體的自尊,如果這個人恰好沒有大局觀,那麽他很可能會在關鍵時刻拖後腿甚至直接反水,這樣的例子在歷史上並非少數。

而華元卻沒有意識到,倘若他在羊斟沒有分到羊羹的時候,能夠及時安慰羊斟,拿出或者許下別的東西來補償羊斟,或許羊斟也不至於會做出這樣的事情。

當然在這件事中,華元或許是不知情的,畢竟大軍人數眾多,雖然我們無法得知具體的人數,但可以用壹個局部來做壹個分析,按照宋軍有四百六十乘戰車被繳獲來看,宋軍的戰車數量絕對在五百乘以上,壹輛戰車配三十人,五百乘戰車就是壹萬五千人,戰車上的甲士就有壹千五百人。這還僅僅是壹部分,所以誰沒有吃到羊羹,或許華元並沒有告知。

但華元依舊脫不了幹系,畢竟戰前的鼓舞士氣很重要,像這種犒賞大軍的行為,必然是謹慎、仔細、小心處理,何以華元這個主帥的禦者會分不到羊羹呢?這難道不是壹件很奇怪的事情嗎?車夫雖然只能算是壹個小人物,但是駕駛戰車的禦者卻不能僅僅看成壹個不起眼、作用不大的車夫,更何況還是主帥的禦者。所以如果按照正常的順序來分食羊羹的話,羊斟是不應該被漏下的,這很可能是華元的刻意安排。

在他看來,羊斟是他的車夫,是他最親近的部下,在這樣的時刻,如果羊羹就是少了壹碗的話,華元覺得讓羊斟吃虧壹次是沒有什麽的,畢竟是自己人嘛。只是他想不到的是,正是他的這種想法讓羊羹懷恨在心,以至於在戰場上直接尋到了報仇的機會,然後將華元?送?給了鄭軍。

戰場上最忌諱各自為政,華元和羊斟的各自為政直接導致了宋軍的慘敗。戰爭結束後,宋文公用?兵車百乘、文馬百駟以贖華元於鄭?來贖回華元,當然華元只花了其中的壹半就逃回了宋國,等回到了宋國,華元見到羊斟,還有壹段有意思的對話:

(華元)曰:?子之馬然也。?對曰:?非馬也,其人也。?

翻譯壹下就是,華元問羊斟:?當時是妳的馬出現了意外情況嗎??羊斟淡定地說:?不是馬,是人。?然後羊斟就跑去了魯國。

這件事還有後續,華元負責修建宋國的城池,當他帶著人去巡視的時候,聽到築城的人都在用歌諷刺他,他們是這樣唱的:?睅其目,皤其腹,棄甲而復。於思於思,棄甲復來。?說的就是華元在大棘之戰中被打敗然後丟盔棄甲而來。

華元自然不甘心被這樣諷刺,還派人去和那些築城的人理論,只是最終敗下陣來,華元不得不認輸離開,這就說明雖然人們怨恨羊斟的背叛,但是也同樣怨恨華元的表現,羊斟固然是壹個沒有大局觀的自私小人,耳華元又何嘗不是考慮不周導致了壹場大戰的失敗呢?作為壹個統帥,沒有在大戰之前做好統籌安排,卻造成了戰場上各自為戰的壹個不利局面,這本身就是華元的責任。

所以大棘之戰的慘敗,華元是要負很大責任的。無獨有偶,《戰國策?中山策》中也記載了壹個關於壹碗羊羹的故事,而且這個比宋國的還要悲慘,宋國是因為壹碗羊羹打敗了壹場戰爭,耳中山國則是因為壹碗羊羹亡了國。

當時中山國國君在國都用羊羹宴請群臣,偏偏大夫司馬子期沒有分到羊羹。司馬子期怨恨中山國君,於是就跑到了楚國,勸說楚人攻打中山國,在楚國的進攻下,中山國君逃亡,中山國滅亡。

這個故事雖然在《戰國策》中有記載,但很可能只是編造的壹個故事,因為在既有的已知史料中,中山國的幾次滅亡都和楚國沒有關系。除了《戰國策》中記載的這個小故事,沒有任何的資料證明楚國曾經滅亡過中山國。

當然,無論這個故事有沒有發生,它至少說明了壹些道理,作為壹國之君、壹軍之長,在決定賞罰的時候,壹定要慎之又慎,不能厚此薄彼,不能任意妄為,畢竟誰都不喜歡?不均?,即便這個被?不均?的是壹個小人物,他也可能會在其特定的位置上,因不經意的壹個動作就能改變歷史的方向。雖然歷史的轉折點多是有大人物決定的,但在具體的事件中,小人物的作用不容忽視。大人物和小人物的合作無間才能創造歷史,而自為政往往會讓壹個團隊壹盤散沙,最終被歷史所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