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鄲是河北省最古老的城市,也是中國古代著名的城市。早在兩千多年前的春秋初期,邯鄲就有了建制,當時已經是人口密集的城市。戰國時期,158年為趙國都城。秦統壹後,分別建立邯鄲郡和邯鄲郡。當時的邯鄲繁榮昌盛,與長安、洛陽、開封、成都並稱為五大都城。
2叢臺
叢臺,古城邯鄲的象征,位於市中心的叢臺公園。叢臺之名源於當時有許多亭臺樓閣相連。顏師古在《漢書》中解釋說:“聯非壹,故名叢臺。”。古人用“天橋接漢若長虹,雪洞迷離似銀海”的詩句來形容集群的宏偉。相傳建於趙武靈王時期(公元前325-299年),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故稱叢臺。
3趙望城
位於邯鄲市西南郊,是戰國時期王召宮城所在地,總面積505萬平方米,是保存最完好的戰國古城遺址。城址由西城、東城、北城三部分組成。平面呈“品”字形,土城遺址3?/FONT & gt;8米。東城有兩座夯土建築:南將臺和北將臺。根據傳說,這是王召下令軍隊的地方。西城的龍泰是趙王城的重要建築。其底座東西長265米,南北長285米,高16米。它是中國現存最大的宮殿基址。北城是壹個不規則的正方形,地面上只保留了部分夯土墻遺址。
4響堂山石窟
北朝晚期至明代的中國佛教石窟寺。位於河北省邯鄲市鼓山中段南端和西麓,分別稱為南響堂山石窟和北響堂山石窟,相距7.5公裏。始刻於北朝晚期,隋、唐、明三代相繼修建。有17個石窟,450多個龕,4300多個大小不壹的塑像。石窟早已破損,很多雕像都掉了頭,有的還流落國外。1935年,北平研究院考古組、中國建築學會劉敦楨和日本京都帝國大學的水野清壹世、常廣民雄先後進行了調查,分別出版了《響堂寺及其附近石刻目錄》、《河北古建築調查日記》和《響堂山石窟》。1957期間,北京大學考古實踐隊進行了調查測量。鼓山地區是北齊佛教勝地,唐山石窟與北齊皇室關系密切,是北朝晚期最集中、最具代表性的石窟。196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 * *和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幼兒橋5號
位於邯鄲市北關街,原為木結構,明代萬歷年間改建為五孔石橋。這座橋長32米,寬9米,高8米。兩側的擋板、崗亭上雕刻著獅子、猴子等歷史故事和動物圖案,雕刻精美。橋洞中央雕有向下看的龍頭。古橋旁有“行走在邯鄲”的石雕。
6佤族宮殿
瓦宮,當地俗稱“奶奶頂”,是位於河北省南部歙縣鳳凰山(古黃山)的古跡。它依山傍水,占盡天時地利人和,被前人稱為“天成之地”。這裏的建築不僅宏偉獨特,還保存著中國罕見的摩崖石刻。是罕見的自然人文景觀,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7葉城三臺
三臺村,位於鄴城遺址內,自南向北由金鳳臺、銅雀臺、冰晶臺組成,建築精美,風格獨特。
8玉皇閣
位於峰峰礦區紙坊村,原名玉帝四明葛亮,是中國唯壹壹座沒有橫梁的明代古建築。玉皇閣建於明代隆慶萬歷年間,清光緒二十年重建,占地300平方米。所有建築均為磚結構無梁拱形,平面為方形。亭子裏沒有壹根橫梁,頂部中間飾有龍紋。雕刻精美生動,具有很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
9趙王紀念碑
位於市區西北15km處,連綿起伏的群山中有五座墓葬,殘高6-15m。1979在當地發掘了壹個“將軍墓地”,規模非常大。墓室長12.6米,寬9.2米,墓道長70余米,包括壹個烈士坑和壹個殉難者坑。另外兩座墓位於永年縣文瑤村附近。最大墓長49米,殘高6米。目前,它被列為趙首都邯鄲的郊區森林公園。
10招遠旅遊區
位於邯鄲市西北部,是壹個集古代文化和現代科技於壹體的綜合性旅遊區。正門為鳥形建築,門柱間嵌有“和諧墻”,並有假山、草坪、彩色噴泉、人工瀑布等。旅遊區可分為四個部分:風景名勝區、現代遊樂區、園林區和度假區。區內有插箭嶺、鑄箭爐、武陵堂、百家堂、故宮、古兵器陳列館、成語園等名勝古跡。
11珠山石雕
位於邯鄲市北部,永年縣賀輝鎮武莊村以北約1 km處,又名樓山石刻,是河北省最早的西漢石刻之壹。石刻內容記錄了漢高祖劉邦的孫子趙王遂在朱山與群臣飲酒的情景。
12禪果寺
位於上口水庫東北四公裏處,山勢險峻,樹木蔥郁,景色迷人。該寺建於黃三年,東魏高歡皇帝重修。現已基本被毀,僅剩壹尊石佛和15塊石碑。
13磁山文化遺址
位於武安市西南20公裏,慈山村東南,占地面積近654.38+0.4萬平方米,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的發現把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的考古年代追溯到1000多年前,縮短了新石器時代與舊石器時代的距離,為研究原始社會提供了新的重要證據。該遺址發現於1972,有400多間房屋和糧食地窖,5000多件文物,包括石器、陶器、骨頭和小米碳化物、野生動物和家禽的骨頭標本。這些文物證明,早在7300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已經過上了以原始農業為主的定居生活。
14富陽公園
位於邯鄲市府河街南段,是壹座大型古建築公園。公園以湖景為主,亭臺樓閣,山川樹木相間。主要景點有東山、千湖等。
15黑龍洞風月館
位於峰峰礦區新城區滏陽河發源地,是邯鄲壹大名勝,山川秀美,景色宜人。在陡峭的懸崖下,有壹個天然洞穴。相傳這裏是主宰人間旱澇的黑龍之居,故得名“黑龍洞”。洞口由大石頭砌成,洞內曲折陰暗,深不可測。洞下有“黑龍泉”,水質甘甜。每年大旱,遠近的人都來這裏燒香求雨。他們離開的時候,會帶壹點“黑龍泉”水,灑在自己的土地上,讓自己早早地得到陣雨。風月觀位於楊珊神密東西長數十米的石券上,是壹組具有濃郁民族風格的古建築群,建於唐代。寺院內有壹尊黑龍會主像,東側有壹座兩面琉璃瓦的昆山嶽明亭,亭內有壹尊觀音菩薩像。
16鴻基橋
位於廣府城東2.5公裏處,重建於明朝萬歷年間,俗稱東橋。這座橋的結構和趙州橋的相似,都是用石頭建成的,既堅固又美觀。橋面長約45米,寬約6米。橋面兩側有18方形望柱和17欄桿,刻有獅子、猴子、鹿、獨角獸、石榴、桃子、吳淞虎等圖案,雕刻精細,栩栩如生,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欄桿中間,有“鴻基橋”三個大字。
17黃梁夢呂西安寺
孟良呂西安寺是河北省著名的文物和旅遊景點,是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景區位於邯鄲市北十公裏的黃梁孟鎮。黃梁夢呂西安寺是根據唐代沈吉吉的傳奇小說《枕邊故事》建造的。明代湯顯祖寫的《臨川四夢》之壹,創立於北宋初年,是華北地區影響較大的千年觀。成語“荒誕人的夢”和毛澤東的詩“荒誕人帶著枕頭的再現”的故事就是這樣來的。景區占地14000平方米,現有建築為明清建築風格的建築。寺院內,朱元環繞,樹木蔥郁,碧波蕩漾,炊煙裊裊,將北方道觀的寧靜與江南園林之美融為壹體。
18返回車道
位於邯鄲市程川街南段,全長約75米。相傳這裏是趙尚卿、藺相如為廉頗將軍進車讓路的地方,故名。巷東入口的墻上,立著壹塊明代萬歷十二年豎立的石碑,上面刻著“藺相如歸巷”六個大字。旁邊有壹塊石碑。碑文記載了藺相如以國家利益為重,多次為廉頗回車讓路,爭取和解的歷史故事。
19京娘湖
位於武安市西北山區上口村北,距武安市區30公裏,是壹處山明水秀、森林茂密的天然避暑勝地。京娘湖景區有高峽平湖、仙靈峽、松祖峽、京娘峽、雲崖知止、清風開平、危巖取經等18個景點。精釀峽,原名三層門,兩岸懸崖環繞。乘船進入山谷只能看到壹線天空。趙匡胤年輕時寫過壹篇碑文。
20大俠蘭陵墓
位於磁縣城南5公裏處,是北齊皇帝高歡的孫子高肅之墓。墳墓很高,周圍是透明的墻,墓地有壹個亭子。戰士蘭陵高素,字長敬,北齊末年文武雙全的壹代宗師。終其壹生,忠於事物,屢立戰功。先後封王、將軍、傅、徐州蘭陵郡官。因其外形俊朗,兩軍交戰時,要戴上猙獰的面具,以震懾敵人。由於戰功卓著,引來了當時皇帝(其堂兄高緯)的嫉妒,最後被賜死罪。
21晉冀魯豫烈士陵園
位於邯鄲市陵園路中段,始建於1946,正式竣工於1951。它是我國最早、規模最大的烈士陵園,也是老壹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題詞、題字最多的烈士陵園。
22座佛塔
位於武安市內,又稱武安佛塔。始建於宋代,歷經多次地震仍安然屹立,可見其結構之堅固。佛塔高38米,***13層。塔分內外兩層,由磚砌成,造型精美。每座塔的四面都有券門,屋檐下有磚拱。塔的中心是壹個八角形的柱子,內外兩層之間有壹個通道,從舞臺可以爬到第九層。因塔身逐漸縮小,十壹層有木塔剎,塔心柱壹至七層、九層各留壹間,供放佛。
23盛京港
位於邯鄲市西北65,438+00公裏處,主要建築有戲樓、山門、前堂、後堂、鐘樓、主持室、東附堂、松滋奶奶廟、西路室、附堂、眼奶奶廟等。整體布局對稱統壹。“聖井”在前廳前的院子裏,深達十余尺。井水常年清澈如鏡,無論旱澇水量相等,故名聖井。舊時附近的人定期來求雨牌,兌現後再還牌,於是井裏就出土了100多張銀銅鐵牌。後殿是壹座宏偉的古建築群,可與黃梁夢呂西安廟相媲美。
24天字鐘
位於磁縣城南10公裏處,因葬有皇帝魏延,俗稱“田字墓”。這座墓是北朝墓葬中最大最高的壹座,圈地50多米,直徑20多米。公園內有玉皇殿、觀音菩薩殿、包公廟等仿古建築。這裏有壹個奇景:走在北側的109臺階上,會聽到“叮咚叮咚”的聲音,像水滴壹樣很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