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貌岸然 ( dào mào àn rán )
解 釋 道貌:正經,嚴肅的外貌;岸然:高傲,嚴肅的樣子。指神態嚴肅,壹本正經的樣子。 現常用來形容故作正經,表裏不壹之狀。
出 處 清·蒲松齡《聊齋誌異·成仙》:“道貌岸然。
用 法 主謂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貶義,用於嘲諷人
示 例 魯迅《準風月談·吃教》:“宋儒~,而竊取禪師的語錄。
燈 謎 濱江路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壹百零四回:“因看見端甫道貌岸然,不敢造次。”
魯迅《準風月談·吃教》:“宋儒道貌岸然,而竊取禪師的語錄。”亦作“岸然道貌”。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壹》:“甚有隱隱躍躍,現秘戲圖者;而回顧其形,則皆岸然道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