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而”和“易”能組成哪些成語?

“而”和“易”能組成哪些成語?

1、顯而易見?[ xiǎn ér yì jiàn ]:形容事情或道理很明顯,極容易看清楚。

出自:清·李漁《閑情偶寄·結構第壹》:“此顯而易見之事,從無壹人辯之。”

2、輕而易舉?[ qīng ér yì jǔ ]:形容事情容易做,不費力氣。

出自:《詩·大雅·烝民》:“人亦有言,德輶如毛,民鮮克舉之。”朱熹註:“言人皆言德甚輕而易舉,然人莫能舉也。”

3、易地而處?[ yì dì ér chǔ ]:換壹換所處的地位。比喻為對方想壹想。

出自:唐·劉知幾《通史·雜說上》:“若使(司)馬遷易地而處 ,撰成《漢書》,將恐多言費辭,有逾班氏。”

4、易子而食?[ yì zǐ ér shí ]:子:指兒女。原指春秋時宋國被圍,城內糧盡,百姓交換子女以當食物。後形容災民極其悲慘的生活。

出自:《公羊傳·宣公十五年》:“易子而食之,析骸而炊之。”

5、易子而教?[ yì zǐ ér jiào ]:易:交換。交換孩子進行教育。

6、易衣而出,並日而食?[ yì yī ér chū,bìng rì ér shí ]:易:更換;並日:兩天並成壹天。只有壹件衣服比較體面,誰外出就換上;壹天的飯食分作兩天吃。比喻非常窮困。

出處:《禮記·儒行》:“儒有壹畝之宮,環堵之室,篳門圭窬,蓬戶甕牖;易衣而出,並日而食,上答之不敢以疑,上不答不敢以諂,其仕有如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