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人生哲理四字成語

人生哲理四字成語

1,按圖索驥

這個成語來源於《藝林伐山》,伯樂《相馬經》有“隆顙(sang)蚨日,蹄如累曲”之語,其子執《馬經》以求馬。出見大蟾蜍,謂其父:“得壹馬,略與相同,但蹄不如累曲爾。”

孫陽,春秋時秦國人,相傳是我國古代最著名的相馬專家,他壹眼就能看出壹匹馬的好壞。因為傳說伯樂是負責管理天上馬匹的神,因此人們都把孫陽叫做伯樂。

據說,伯樂把自已豐富的識馬經驗,編寫成壹本《相馬經》,在書上,他寫了各種各樣的千裏馬的特征,並畫了不少插圖,供人們作識馬的參考。

伯樂有個兒子,智質很差,他看了父親的《相馬經》,也很想出去找千裏馬K?吹健斷嗦砭?飛纖擔骸扒Ю錇渺鬧饕?卣魘牽?唚悅牛?笱劬Γ?闋酉褶?鵠吹木魄?欏保?隳每詞椋?庾呷ィ?朧允宰約旱難哿Α?

走了不遠,他看到壹只大癩蛤蟆,忙捉回去告訴他父親說:“我找到了匹好馬,和妳那本《相馬經》上說的差不多,只是蹄子不像摞起來的酒曲塊!”

伯樂看了看兒子手裏的大癩蛤蟆,不由感到又好笑又好氣,幽默地說:“這‘馬’愛跳,沒辦法騎呀!”

2,畫餅充饑

三國時候,魏國有個人叫盧毓。他十歲就成了孤兒,兩個哥哥又先後去世。在兵荒馬亂中,他辛勤努力養活著寡嫂和侄兒,日子過得很艱難。他的為人和學問受到了人們的稱贊。

後來盧毓做了官。他為官清正,任職三年多,提出了不少好建議,魏明皇帝很信任他。

那時選拔官吏,壹般是憑人推薦,而推薦者往往只推薦有名的人物,這些名人多數只重清談,不務實際,互相吹捧,因此魏明帝很不滿意。在選拔中書郎時,魏明帝就下令說:"這次選拔,要由盧毓來推薦。選拔的人不要只看名聲。名聲就像在地上畫個餅壹樣,其實是不能吃的啊!"

"畫餅充饑"的成語就是從這個故事中產生的。現在往往用來比喻用空想來作自我安慰,或者用來說明虛名是沒有實際用處的。還有個成語"望梅止渴",意思和它相近。

3,望梅止渴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假譎第二十七》:“魏武行役失汲道,軍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饒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聞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望梅止渴的心理原理

話說曹操帶兵走到壹個沒有水的地方,士兵們渴得很,為了激勵士氣,曹操就對士兵們說:"前面不遠處有很大的壹片梅樹林,梅子特別多,又甜又酸,到時我們吃個痛快。"士兵們聽了,壹個個都流出口水來,不再嚷渴了,行軍的速度也加快了。

在電影《上甘嶺》中,我們可愛的連長也成功地演繹了壹回"望梅止渴"的現代版。電影中有這樣壹個情節:在坑道裏嚴重缺水的危機情況下,連長給戰士們講述了壹個"梅子"的故事,引得戰士們壹個個都在吞口?

事實上,望梅止渴這個典故道出了壹個非常有趣而又十分常見的心理現象--聯覺。聯覺是指由壹種感覺引起另壹種感覺的心理活動。具體到望梅止渴這個典故,就是由聽覺引起了味覺。除味聽聯覺外,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有這樣的體驗:看到紅的、橙的、黃的顏色會產生溫暖的感覺,而看到藍的、青的、綠的顏色會產生寒冷、涼快或清爽的感覺,因而前者稱為暖色,後者稱為冷色。這是由視覺引起溫度覺的結果。

最見的是色聽聯覺,即聽到壹種聲音會引起壹種色覺,通常是低音引起深色,高音引起淺色。心理學家蘭菲爾德(H. S. Langfeld)曾做過壹個有關色聽聯覺的實驗,結果表明:不同的音符會引起不同的色覺,而且對同壹個人來說,音調和顏色的聯系是相當穩定的,有些人在7年後仍保持c音符與紅色,d音符與紫色,f音符與粉紅色,b音符與非常明亮的銅色的對應關系。

正因為聯覺現象的普遍存在,也使人們在有意無意中把這壹心理學原理應用到日常的生活中,尤其是在現代的廣告中有相當普遍的應用。

4,掩耳盜鈴

春秋時侯,晉國貴族智伯滅掉了範氏。有人趁機跑到範氏家裏想偷點東西,看見院子裏吊著壹口大鐘。 鐘是用上等青銅鑄成的,造型和圖案都很精美。小偷心裏高興 極了,想把這口精美的大鐘背回自已家去。可是鐘又大又重, 怎麽也挪不動。他想來想去,只有壹個辦法,那就是把鐘敲碎, 然再分別搬回家。 小偷找來壹把大錘,拼命朝鐘砸去,咣的壹聲巨響,把他

嚇了壹大跳。小偷著慌,心想這下糟了,這種聲不偷扔謔歉嫠呷嗣俏藝?謖飫鎄抵勇穡克?睦鏌患保。 子壹下子撲到了鐘上,張開雙臂想捂住鐘聲,可鐘聲又怎麽捂得住呢!鐘聲依然悠悠地傳向遠方。 他越聽越害怕,不由自主地抽回雙手,使勁捂住自已的耳朵。“咦,鐘聲變小了,聽不見了!”小偷高 興起來,“妙極了!把耳朵捂住不就聽不見鐘聲了嗎!”他立刻找來兩個布團,把耳朵塞住,心想,這下 誰也聽不見鐘聲了。於是就放手砸起鐘來,壹下壹下,鐘聲響亮地傳到很遠的地方。人們聽到鐘聲蜂擁 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故事出自《呂氏春秋·自知》“掩耳盜鐘”被說成“掩耳盜鈴”,比喻愚蠢自欺的掩飾行為。

5,拔苗助長

戰國時候,宋國有個農民種了壹塊地。栽下禾苗後,他希望它很快長高。結出果實。他每天都到地裏去看,但禾苗長得很慢,他心裏非常著急。怎樣才能讓禾苗盡快長高呢? 天氣很好,艷陽高照,他到地裏去把禾苗壹壹拔高。回家後,他很得意地對家裏人說:“累死我了,我幫助禾苗長高了。”他的兒子到地裏壹看,禾苗全枯死了。 拔苗助長:原作“揠苗助長”,後作“拔苗助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