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蓋彌彰”是壹個來源於歷史故事的成語,最早出自《左公三十壹年》。欲蓋彌彰的意思是掩蓋壞事的真相,但結果更明顯。這個成語在句子中可以做謂語、賓語和定語。帶有貶義。
春秋時期,齊國大夫崔迅掌管著齊國的軍政大權。唐宮是齊國唐逸國的壹名醫生。唐宮死後,崔堯代表齊王前去吊唁。在唐宮的家裏,崔堯見到了唐宮的妻子唐江。唐江是個絕色美女。當崔瑤看到她時,她被迷住了。沒過多久,他不顧大家的勸阻,把唐強娶了回來。
齊國國君莊公也是好色之徒。他知道崔瑤娶了唐江,但他私下和唐江約會。當崔瑤知道這件事的時候,崔瑤非常生氣,故意謊稱自己生病在家,不去法院。莊公聽說後,借拜訪崔堯的機會與唐姜見面,於是崔堯埋下伏兵,殺了莊公。
莊公死後,崔堯另立齊國君主,封自己為丞相,繼續掌權。負責撰寫齊國國史的官員是壹個正直的人。崔堯壹再暗示他應該把這件事推掉,但他還是如實地把它描述成壹個誠實坦率的歷史學家:崔堯殺了他的君主。
欲蓋彌彰成語寓意:
在上面的故事中,殺害史家的崔堯為了掩蓋他殺害齊莊公的罪行,接連殺害了兩位正直不屈的史家。這種無恥的行為,不僅沒有為自己開脫,反而讓自己的醜惡行徑在人們面前更加明顯。
欲蓋彌彰就是形容那種試圖掩蓋壞事真相,結果卻更加明顯的行為。這種又蠢又醜的行為不僅在古代有,在當今社會的現實生活中也有。人生漫漫,犯錯在所難免。犯了錯也沒關系。關鍵是妳要知道自己的錯誤並改正,而不是試圖掩蓋自己的罪行,壹錯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