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續懸魚。
拼音是yáng xù xuán yú,意思是形容為官清廉,拒受賄賂。出自《南陽府衙》。成語解釋:因用“羊續懸魚”作為居官清廉、拒絕受賄的典故。
成語典源:《後漢書·羊續傳》:賊既清平,乃班宣政令,候民病利,百姓歡服。時權豪之家多尚奢麗,續深疾之,常敝衣薄食,車馬羸敗。府丞嘗獻其生魚,續受而懸於庭;丞後又進之,續乃出前所懸者以杜其意。續妻後與子秘俱往郡舍,續閉門不內,妻自將秘行,其資藏唯有布衾﹑敝袛裯,鹽﹑麥數斛而已,顧敕秘曰:“吾自奉若此,何以資爾母乎?”使與母俱歸。
成語接龍:羊續懸魚→魚帛狐聲→聲勢烜赫→赫赫之光→光彩陸離→離鄉背井→井底之蛙→蛙鳴鴟叫→叫苦連天→天上人間→間不容緩→緩歌慢舞→舞鳳飛龍→龍章鳳彩→彩鳳隨鴉→鴉鵲無聲→聲譽十倍→倍道而行→行成於思→思緒萬千→千金比屋→屋烏之愛→愛憎分明→明推暗就→就正有道
成語是漢語詞匯中定型的詞。成語,眾人皆說,成之於語,故成語。成語多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成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壹大特色,有固定的結構形式和固定的說法,表示壹定的意義,在語句中是作為壹個整體來應用的,承擔主語、賓語、定語等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