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公謀私的意思是借用公家的名義,謀求個人的私利。
以公家的東西牟取私利,是壹個貶義詞,以是指憑借,公是指公家的東西、資源,謀是指謀求,私:私利。借用公家的名義,謀求個人的私利。
相近的詞語有以權謀私,漢語成語,拼音是yǐ quán móu sī,指用手中的權力牟取私利。出自《壹靠理想二靠紀律才能團結起來》:有的黨政機關設了許多公司,把國家撥的經費拿去做生意,以權謀私,化公為私。
貪贓枉法,漢語成語,拼音:tān zāng wǎng fǎ,釋義:貪汙受賄,違反法紀。出自元·無名氏《陳州糶米》:誰想那兩個到的陳州,貪贓壞法,飲酒非為。成語用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形容人的貪欲。
假公濟私,拼音:jiǎ gōng jì sī,是壹則來源於歷史故事的成語,成語有關典故最早出自於東漢·班固《漢書·杜業傳》。假公濟私指假借公家的名義來謀取私人的利益;在句子中可充當謂語、定語、狀語;含貶義。
相反的詞語:
奉公守法是壹個成語,最早出自西漢·司馬遷《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以君之貴,奉公如法則上下平,上下平則國強。該成語比喻奉行公事,遵守法令。壹般在句中為聯合式;作主語、謂語、定語;含褒義。
公而忘私,拼音gōng ér wàng sī,是壹則成語,該成語最早出自於《漢書·賈誼傳》。公而忘私的意思是為了公事而不考慮私事,為了集體利益而不考慮個人得失。該成語的結構為聯合式;在句中壹般作主語、謂語、賓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