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躬自省,反躬自問,捫心自問,閉門思過,內視反聽
1.反躬自省
[fǎn gōng zì xǐng]
[釋義]
躬:自身;省:檢查。回過頭來檢查自己的言行得失。
[示例]
這次事故,妳是有責任的,妳應該~。
[出處]
《禮記·樂記》:“好惡無節於內,知誘於外,不能反躬,天理滅矣。”
2.閉門思過
[bì mén sī guò]
[釋義]
過:過失。關起門來反省。
[示例]
小仙自知身獲重罪,追悔莫及,惟有~,敬聽天命。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六回
[出處]
《漢書·韓延壽傳》:“因入臥傳舍,閉閣思過。”
三國·蜀·諸葛亮《黜來敏教》:“自謂能敦厲薄俗,帥之以義。今既不能,表退職,使閉門思愆。”
3.反躬自問
[fǎn gōng zì wèn]
[釋義]
躬:自身;問:檢查。回過頭來檢查自己的言行得失。
[示例]
這次事故,妳是有責任的,妳應該~。
[出處]
《禮記·樂記》:“好惡無節於內,知誘於外,不能反躬,天理滅矣。”
4.捫心自問
[mén xīn zì wèn]
[釋義]
摸著胸口,自己問自己怎麽樣。指自己反省。
[示例]
此則請公等~:上流社會人而應作此語耶?清·梁啟超《與上海某某等報館主筆書》
[出處]
宋·宋祁《學舍晝上》:“捫心自問何功德,五管支離治繲人。”
5.內視反聽
[nèi shì fǎn tīng]
[釋義]
內視:向內看;反聽:聽外面的。指既能反省自己的言行,也能聽取別人的意見。
[出處]
《史記·商君列傳》:“反聽之謂聰,內視之謂明,自勝之謂強。”
《後漢書·王允傳》:“夫內視反聽,則忠臣竭誠;寬賢務能,則義士厲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