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chéng yǔ,idioms)是漢語詞匯中定型的詞。成語,眾人皆說,成之於語,故成語。成語多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成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壹大特色,有固定的結構形式和固定的說法,表示壹定的意義,在語句中是作為壹個整體來應用的,承擔主語、賓語、定語等成分。
成語有很大壹部分是從古代相承沿用下來的,它代表了壹個故事或者典故。有些成語本就是壹個微型的句子。 成語又是壹種現成的話,跟習用語、諺語相近,但是也略有區別。成語是中華文化中壹顆璀璨的明珠。
擴展資料:
漢語成語用法舉例:
1、亂七八糟、汙七八糟
簡析:“亂七八糟”形容無秩序,無條理,亂得不成樣子。“汙七八糟”形容十分雜亂,亦作“烏七八糟”。二者雖都有糟得很、不成樣子的意思,但側重點各異,前者偏重在“亂”,表示復雜,混亂;而後者偏重在“汙”,表示汙穢、惡劣。
2、諄諄教導、諄諄教誨
簡析:諄諄:懇切、耐心的樣子。“諄諄教導”指懇切、耐心地教導。“諄諄教誨”指懇切、耐心地啟發開導。二者雖都有耐心教育、指導的意思,但前者重在教育指導,可以帶賓語;而後者重在教訓勸導,壹般不用作賓語,也不可帶賓語。
百度百科-漢語成語
百度百科-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