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十二章》中的壹些成語如下:
壹、不恥下問
1、原文
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2、釋義
表示不以向下請教為恥,願意虛心向他人學習。
3、成語故事
孔子的學生子貢也是衛國人,他對孔圉享有這麽高的榮譽並不服氣,認為他配不上那樣高的評價。有壹次,子貢問孔子說:“老師,孔圉的學問及才華確實很高,但是比他更傑出的人還有很多,為什麽要賜給他‘文公’的稱號呢?”
孔子笑著回答說:“孔圉非常勤奮好學,腦筋聰明又靈活,而且如果有任何不明白的事情,就算對方地位或學問不如他,他也會大方而謙虛地向人請教,壹點都不為此而感到羞恥,這就是他難得的地方。因此,賜給他‘文公’的稱號並不會不恰當”。
經過孔子這樣的解釋,子貢終於服氣了。
二、隨心所欲
1、原文
子曰:“吾十有五而誌於學,三十而立,回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2、釋義
表示按照自己的意願行事,自由自在。
3、成語故事
孔子自述生平修養進程,他說:“我十五歲時立誌向學,三十歲時自立於社會而有所成就,四十歲時能明了事理而無所迷惑,五十歲時明白了天地萬物生成運行的自然法則,六十歲時能聆聽並了解他人話中的真義,七十歲時則能完全順從自己的心意做事,而且不會逾越法度。”
三、溫故知新
1、原文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2、釋義
表示通過溫習舊知識來獲得新的認識和啟示。
3、成語故事
師襄從來沒見到像孔子這樣虛心學琴的人。本來孔子的演奏技藝已經很好了,但他並不滿足。聽完師襄的彈奏之後,孔子就下定決心要向師襄學習,好讓自己的琴技再上壹層樓。已經彈奏了大半個月,孔子還是練習同壹首曲子。
這時,連師襄都覺得孔子的彈奏水平已經相當好了,就勸他說:“這首曲子妳已經熟練掌握了,學壹首新的吧。”孔子卻說:“曲調是學會了,可是奏曲的技巧還沒學到位。”過了幾天,師襄覺得孔子的彈奏技藝也熟練了,又勸他說:“技藝已經學好了,學壹首新的吧。”
可是孔子還沈浸在曲調中,好壹會兒才回答說:“我還沒能完全領悟這首曲子的神韻。”又過了幾天,師襄覺察到,孔子已經將曲子的神韻完全掌握了,便再次勸他:“妳的彈奏中,神韻也有了,可以學習新曲子了。”但是讓師襄出乎意料的是,孔子還是堅持練習這壹首曲子。
他對師襄說:“還是再等等吧,等我領悟到這首曲子的作者是誰並能想象出他的精神風貌,再學新的曲子吧。終於有壹天,孔子在琴聲繚繞中站起來,遙望遠方的天空,許久,才若有所思地說:“我已領悟到作者的精神風貌了,這樣的曲子,除了周文王還有誰能作得出來呢?”
師襄聽後大吃壹驚,他立刻從座位上站起來,對著孔子連連作揖道:“是呀是呀,我的老師向我傳授此曲的時候,說此曲的名字正是《文王操》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