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人不倦成語是誨人不倦。
誨人不倦(拼音:huì rén bù juàn)是壹則來源於文人作品的成語,成語有關典故最早出自於《論語·述而》。“誨人不倦”的意思是樂於教誨人而不知厭倦;在句子中可充當謂語、定語、狀語;含褒義。
“誨人不倦”是孔子所提倡的教學態度,也作為壹種精神歷來被為師者效仿,從古至今,大千世界,教育和教學與每個人並非是與生俱在的職能。人壹生能夠誨人與否,以及怎樣誨人,都與壹己的生存生活並無必然聯系。現實生活中,並非人人都必須去誨人不可。正是此種特定的利他性、無功利性,決定教育教學事項,付出、付出、再付出,付出才是它永久的價值指向。
誨人不倦的相關句子
1、誨人不倦竭盡心,學而不厭報師恩,愛敬勤誠證五載,德智體群獻未來。
2、吾獨愛書之誨人不倦,三讀亦有三省,如師如友,終身不離。靜讀書,動閱人,百態人間,萬般趣樂。
3、思古聖人之道莫大乎與人為善。以言誨人,是以善教人也;以德薰人,是以善養人也,皆與人為善之事也。君相之道,莫大乎此;師儒之道,亦莫大乎此。仲尼之無常師,即取人為善也;無行不與,即與人為善也。為之不厭,即取人為善也;誨人不倦,即與人為善也。
4、遵道以行,學者必以規矩;誨人不倦,煥乎其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