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藝術教學與研究工作總結

藝術教學與研究工作總結

美術教研組要利用周末組織興趣小組活動,根據興趣愛好對高、初中生進行輔導和訓練,組織學生探索新知識,提高學生的繪畫能力、創作能力和鑒賞能力。下面為大家總結壹下美術教研工作。歡迎閱讀!

第壹章:藝術教研工作總結本學期,我區在上級領導和教研部門的指導下,全面貫徹課程改革精神,堅持以改革為動力,以發展為主線,著力全面推進課程改革,認真落實市、區教研室工作安排,以實際為教研工作的基本原則,加強教學日常管理,落實教改措施,深化課堂教學改革,落實課程計劃,抓好教學質量監控。

在教學研究、教學管理、教學指導、教學評價研究、教育研究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按計劃完成了各項任務,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主要工作回顧

第壹,采取有效措施,紮實推進課程改革。

本學期,我區中小學初壹年級學生全部進入美術新課程實驗,涉及面廣,責任重,任務艱巨。為確保新課程改革的進度和質量,我部堅持面向學校、面向教師、面向基層,加強對全區藝術課程改革的專業指導,認真做了以下工作:

(壹)紮實開展教師培訓,提高新課程實施水平。

本學期加大了教師崗位技能和新課程的培訓力度,宣傳、指導和開展課改活動,通過各種教研和培訓活動,進行課改的宣傳和引導,是我們應盡的職責。為研究解決新課程實驗中的實際問題,我們總結了以往學科培訓的經驗,進壹步豐富了培訓內容,以“以人為本、以問題為中心、雙向互動、研修壹體”的多元化教師培訓模式,組織開展了各層次的學科培訓活動,增強了教師培訓的科學性、有效性和針對性。

1,做好初高中美術課程改革新理念的解讀和培訓工作,在全區中學教研活動中組織四次新課程新教材培訓會和教學觀摩研討交流活動,使廣大中學美術教師進壹步了解新課程理念和教學新要求。

2.做好小學新課標實驗教材教法的滾動培訓。本學期,我系承擔了培訓、教學和組織工作任務,舉辦了四次中小學課程改革專題輔導報告會。工作中克服了各種困難,保質保量完成了近100名美術教師的培訓任務。

(二)加強教研管理,促進新課程的實施

我們加強了對教研工作的監控、檢查和指導管理,認真研究了新課程順利實施的方法和措施。強化教研工作科學管理意識、質量意識和服務意識,服務基層學校和教師成長。

1以課程改革為核心,深入基層,指導調查學校新課程實施情況,開展校本教研,開展教學評價研究,重點調查研究“中小學美術教學與教師現狀”和“中小學美術新課程實施現狀”。

2、深入課改壹線了解課改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指點。教研員* * *深入數十所中小學調研課改情況。他們通過講座、訪談、問卷調查和與學校、教師的互動討論,研究課改現狀,總結經驗,發現典型,研究問題,探索解決問題和困難的辦法,切實增強了督導研究工作的實效性,收到了明顯的效果。

(三)加強課程改革的教學研究,大力推進課程改革

1.在前兩個學年研究的基礎上,繼續深入開展新課程教學與探究、合作、自主、體驗式學習方式的教學研究與實踐活動。通過與幾位骨幹教師的合作,教研員進行了有效的研究和實踐,獲得了有益的經驗,並將研究經驗及時傳遞給廣大壹線教師。

2.繼續組織開展小學“舊教材新用法新教學”研究,倡導“穿舊鞋走新路”。開學時對舊教材使用中的教學目標調整提出指導性要求,分年度提出具體的教學建議,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和可行性,受到老師們的歡迎。

3.精心組織新課改課堂教學觀摩和討論活動。

深入開展了美術新課程教學研究活動,重點探索和研究了美術新課程下的教與學方法和評價方式,形成了壹批可操作的教學案例。在此基礎上,舉辦了4次海珠區中小學美術新課程教研案例展示、交流、研討活動,組織了全區100余名中小學美術教師觀摩教學。

新課改七節優質實驗課由五中、仲達大學附屬中學、北京大學附屬中學、金碧第壹小學、江南第壹小學五所學校的小學、初中、高中美術骨幹教師提供。為了保證觀摩活動中展示的實驗課程的質量,我系對所有課程進行了具體指導,付出了心血。

第七節觀摩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的教學模式。在教學中,教師註重創設問題情景,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活學生的思維。積極引導學生分析、比較事物,培養觀察、分析、總結、鑒賞和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第二,改革教研工作,探索新的教研方法

在鞏固常規教研的基礎上,努力探索新的教研方式,豐富教研工作的內涵,拓寬教研的視野和渠道,力求有所突破(特別是在校本教研、網上教研、三級教研網的深度和廣度上)。目前,這項工作已經取得成效,取得了新的進展。

(壹)鞏固常規教研,探索新的教研。

1.組織區網絡資源組嘗試在區內原有藝術教育網站的基礎上創建網上虛擬教研中心,開發制作了壹批教學資源,積極推進網上教研,推進教研工作信息化,加強教育信息技術與藝術教研的融合。本學期,所有團隊成員壹直在探索新形式、新手段和新途徑,通過各種渠道有效地加強學術交流和服務。力求突破現有單壹的教研方式,拓寬教研的時空,改變藝術教育教學資源匱乏的現狀。

2.推進校本教研工作建設。啟動金碧小學建設“校本教研示範校”,指導學校開展美術新課程教學研究,通過提高研究實效、推廣研究成果,促進學校加強教研組建設。

同時,以金碧小學為龍頭,開展了聯合學校的協同教研工作,並為同類學校組織了小規模的研討會。旨在幫助試點學校培養骨幹,優化人力資源,營造協作氛圍,有效發揮試點學校校本教研工作先輸血後造血的作用,促進校本教研的發展和新課程的實施。

3.調配人力資源,配合市教研室開展地方課程文化資源研究。指導金碧和江南兩所小學嘗試開展地方課程文化資源研究,加強校本課程建設和輔助教學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4.繼續開展和深化信息技術與學科教研整合的研究。以長崗東路小學和振泰小學建設為龍頭,不斷尋求新的策略,實現教學過程中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媒體技術的整體優化。形成了具有壹定研究價值和推廣價值的初步成果。

(二)加強教研隊伍建設,優化整合教研資源,全面推進教學改革。

1,加強骨幹教師培訓,抓好骨幹教師的理論學習、培訓和研究工作。

集中開展新課改系列自學培訓,定期召開骨幹教師學習經驗交流會,通過自學、講座、論壇、研討、反思等學習形式,提高骨幹教師的理論素質和教研質量水平。其做法是:註重引導骨幹理論聯系實際,註重反思感悟,找出實踐中最關鍵、最困惑、最有價值的問題。

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階段性學習努力的目標,提出具體的實施步驟。組織骨幹在自學反思的基礎上,加強案例分析,參與分享教學診斷,強調合作。它在自學、自研的基礎上,進行自我評價、自我總結,在教師之間進行互動討論、開放探究,使教師既能研究自己,又能分享他人的成長經驗,提高反思能力,自覺調和教與學行為,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使教師在做中學,在實踐中理解,使教師走上在學習中討論、在實踐中總結、在總結中提高的成長歷程,切實從新課程的旁觀者轉變為新課程改革的組織者、參與者、研究者,投身於新課程改革。

2.狠抓區骨幹教師、兼職教研員、各學區藝術教研帶頭人的教研方法培訓。通過培訓和研究,提高了重點教研能力和教研管理水平。目前,學區美術教研組長已能建設性地組織豐富多彩、深入有效的校本教研活動,受到基層教師的好評,充分發揮了骨幹教師的引領作用。

3.狠抓中心組集體備課活動。

備課的重點是反思壹堂課存在的問題和解決的辦法。主要內容是明確教學目標,理清教材思路,規劃教學過程,創設問題情境,化解教學疑惑,促進學生心智發展。通過備課,隊員們加強了對課改的認識,深刻認識到單純依靠教職員工會缺乏活水之源。備課時要多方面擴充信息,不斷豐富和完善備課材料,做到與時俱進,創新教案,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拓展思維。

4.發揮骨幹教師的引領作用,積極推進校本教研。

本學期,我系在區中心組和學區美術教研組長工作會議上對校本教研工作進行了宣傳和部署,提出新課改的實施過程要以學校為主陣地,以實驗教師為研究主體,盡快建立理論學習、教研活動等校本教研制度, 課題研究管理,學校和師生評價,校長負總責,把教研工作的重心轉移到學校。 目前,許多中心小組成員已將校本教研活動作為壹項重要任務列入計劃。

5.繼續加強對各級教研組織教研工作的指導和管理,幫助教研組建立健全教研工作的規章制度,充分發揮區藝術教研協會、中央教研組等學術團體的作用,整合藝術教育教學資源,促進全區教研工作的發展;本學期繼續加強各級教研組織的新課程理論學習、教學研究和交流討論活動,將學術研究與優秀教師培養相結合,提高了教研工作的質量和效率,以點帶面、層層推進,有效提高了我區美術教研工作的整體效率。

(三)深入教育科研,推動課程改革向縱深發展。

本學期,我系本著以科研促教研,以教研促提高,以提高促發展的思路,在我系和區藝術教研會、中央教研組開展了以下四個重點教研課題:

(1)美術新課程各學習領域的教學實驗研究;

(2)信息技術與美術課堂教學整合的研究;

(3)發展性美術教學評價的研究;

(4)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研究。

第二章:美術教研工作總結如流水。匆匆,又壹個學期結束了。半年來,在教務處的正確領導和全體美術教師的大力配合下,美術教研組圓滿完成了學期初的預定目標。為了使以後的工作更上壹層樓,現將本學期的美術教研工作總結如下:

壹、基礎工作概述:

開學時,藝術教研組根據學校的要求,將本學期的主題確立為教學活動中示範環節的有效組織與實施,我們通過學校的聽課活動來討論這個主題。

第二,討論的話題

在傳統教學中,由於各種原因,如場地、學校條件、教師精力等。,這個環節往往被老師處理得簡單而粗心。在常規的課堂上,很多美術老師會在課前收集個別優秀學生的作品,展示並簡單點評。這種實現方法存在許多問題:

第壹,沒有展臺。老師經常拿著學生的作品,給他們看,講解,然後換另壹個。學生並沒有完全欣賞到所有的作品,甚至很多沒有寫完作業的學生還在專心寫作業。老師的評語很無效。

第二,缺乏評價語言。老師經常用“畫得好”、“真的好”、“有思想”來評價學生的作品。這樣的評價語言並沒有給學生確切的指示。有什麽好的?很好。它在哪裏?想法在哪裏?聽的學生還是無所適從,這樣的評價語言無法讓學生進步發展;

第三,為了節省時間,老師代替學生發言,直接點評。學生習慣了老師長時間的思考而不是思考,失去了自己的判斷和思考,這無疑是對學生美術鑒賞能力的壹種扼殺;

第四,當老師評價完優秀作品,把作業還給學生的時候,對他們就沒有更多的激勵了。長此以往,學生會失去完成美術作業的激情,這對他們畫壹幅好畫壹幅壞畫是非常不利的,對培養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也是非常不利的。

第三,研究成果

結合學校的班級活動,從上述問題出發,我們認為展覽環節也可以設置情境吸引學生的註意力,教師要使用多種語言進行評價,如在作業評價中用壹些詩詞、歇後語、成語等對學生的作品進行點評,“畫得真棒!小荷只露尖角!再接再厲!”這些充滿智慧和詩意的語言不僅在情感上拉近了評價者與被評價者的距離,而且充分體現了審美特征,因此成為師生平等對話的互動平臺,也使學生得到精神上的支持和情感上的滿足。

同時,要引導學生自主評價,提高藝術鑒賞能力。作品評審完成後,要根據創作的場景給予獎勵,鼓勵學生的創作激情。

小學美術課中的評價與展示,要求教師以藝術的態度關愛學生的成長與發展,以詩意的評價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努力營造課堂教學的審美魅力。只有這樣,美術課中的展評才能真正發揮作用,成為實現學生美術素養發展和個人成長的有力平臺。

在本學期開展的各項工作中,我們這群老師努力轉變教育觀念,理清思路,以新的教師角色感受新課程給師生帶來的創造和發展空間。在實踐中,師生* * *共同進步* * *共同成長。

第三章:美術教研組工作總結在學校領導的指導下,我院美術教研組努力打造壹個以學生生活體驗為載體,以激發學生對美術的興趣為出發點,以美術綜合學科滲透為特色,以發展學生想象力和創造性思維為目標的和諧、有凝聚力的美術教研組。本學期的工作總結如下:

第壹,加強理論學習,把握教學改革趨勢,積極開展教學研究。

我們藝術團成員積極開展教研活動,把握教學改革趨勢,認真撰寫教育案例,在教育實踐中反思教育行為,尋求新的認識和追求,並將這些理念在教學中付諸實踐。除了教研組的理論學習,教師們還利用計算機進行業務學習咨詢,業余時間經常鉆研討論,從學習中提高理論修養,積極撰寫教育教學論文,參加各級教學論文競賽,取得壹定成績。

第二,加強集體備課,認真開展各種公開課。

本學期繼續加強集體備課活動,通過集體備課活動,資源互補,優化組合,及時發現教學中的不足,取長補短。尤其是在公開課上,老師試著教了幾遍,其余隊員都能認真聽講,給出切實可行的建議,讓教學更加完美。

本學期,戴希陽老師積極準備並參與了“壹個老師,壹個優秀班級”的活動。沈老師雖然在小學交流,但仍然積極參加我們學校的活動,參加校級青年教師精品課程評選,獲得三等獎。此外,他還參加了蘇州市勞動技能大賽,獲得了三等獎。

第三,搞好每壹節課,切實提高教學質量。

我們教研組的老師秉承“讓藝術走進生活”的精神,體現學生發展的精神。課堂教學不僅要從內容上反映生活,更要關註“學生在課堂上的生活”。我們每壹位老師都能精心準備每壹堂課,制作教具,充分利用學校的多媒體設備,讓美術課對學生更有吸引力,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只有貼近生活,生活才有意義;藝術只有貼近生活,才能讓生活更加高尚和完美。

第四,發展藝術興趣小組,積極參加各種比賽。

我們美術組利用小組活動提高學生的繪畫能力、創作能力和欣賞能力。本學年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各級各類繪畫比賽,取得優異成績。

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團成員將繼續合作和諧發展,以新的姿態和熱情投入到學校藝術文化建設中,使我們的藝術特色不斷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