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眼花繚亂
解釋:繚亂:紛亂。看著復雜紛繁的東西而感到迷亂。也比喻事物復雜,無法辨清。
出自:元·王實甫《西廂記》第壹本第壹折:“似這般可喜娘的龐兒罕曾見,只教人眼花繚亂口難言,魂靈兒飛在半天。”
譯文:似這般可喜娘的龐兒很少見過,只教人眼花繚亂口難說,靈魂兒飛在半天空。
2、眉清目秀
解釋:眉、目:眉毛和眼睛,泛指容貌。形容人容貌清秀不俗氣。
出自:元·無名氏《合同文學》第壹折:“有個小孩喚做按住,今年三歲,生得眉清目秀,是好壹個孩兒也。”
譯文:有壹個小孩喚做按住,今年三歲,生得眉清目秀,是個好孩兒啊。
3、目不暇接
解釋:指東西多,眼睛都看不過來。
出自: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從山陰道上行,山川自相映發,使人應接不暇。”
譯文:在山陰道上行走,路上山光水色交相輝映,讓人應接不暇。
4、火眼金睛
解釋:原指《西遊記》中孫悟空能識別妖魔鬼怪的眼睛。後用以形容人的眼光銳利,能夠識別真偽。
出自:元·楊景賢《西遊記雜劇》第三本第九出:“這廝瞞神唬鬼,銅筋鐵骨,火眼金睛。”
譯文:這廝瞞神唬鬼,銅筋鐵骨,火眼金睛。
5、炯炯有神
解釋:炯炯:明亮的樣子。形容人的眼睛發亮,很有精神。
出自:明·李開先《閑居集·九·涇野呂亞卿傳》:“先生頭顱圓闊,體貌豐隆,海口童顏,輪耳方面,兩目炯炯有神,須雖整秀,異不多耳。”
譯文:先生頭顱骨圓闊,身材豐隆,海口童顏,輪了方向,兩目炯炯有神,需要即使整秀,不同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