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青不渝,漢語成語,拼音是dān qīng bù yú,意思是始終不渝,光明顯著。出自《詠懷》。
三國·魏·阮籍《詠懷》詩:“丹青著明誓,永世不相忘。”李善註:“丹青不渝,故以方誓。”
丹青不渝用來形容始終不渝,光明顯著。丹青比植物性顏料保存時間長,不易褪色,因此常用來比喻堅貞,古人把畫家稱為丹青手,把優秀畫家稱為丹青妙手。
“丹青”本指丹砂青雘礦石顏料,因其不易褪色,故史家以此比喻壹個人業績昭著,又因為丹冊多記勛,青冊多記事,故“丹青”意同史冊。
丹青,指的是在建築的木造部分花上各種顏色的花紋或圖案。這樣不僅可以使木料耐久,而且能給建築增添裝飾美。丹青花紋的種類,本來是按建築的部位不同各有規定的,但實際上,丹青卻是根據建築的構造、性質和用途的不同,各具特色的。
畫丹青時,先在要上丹青的物體表面全部塗上淺綠色,再勾上圖案,花紋,然後再塗以選定的顏色。中國北方的丹青最富有特點:花紋的構圖多樣而大方;圖樣華美、細膩,有規則性,因此可以很快的進行塗色作業;圖畫既富麗又有明快感;色彩豐富而鮮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