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成語獨有的魅力
成語是我們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積澱下來的經典文化,它博大精深,需要我們不斷汲取其中的精華,化為己用。在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道路上,我們每位中國人都任重而道遠。
中國成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最高集成,其中包含了豐富深厚的文化密碼,更傳遞了中國觀念和中國人千百年錘煉留下的處世哲學及世界觀。我們生活中遇到的每壹個問題的處理,能從成語中找到答案。如今,《中國成語大會》、《成語英雄》等節目如日中天,中國成語也隨之增溫。緊跟迎面而來的熱浪走進成語,才發現那裏面隱藏著無窮奧秘。歷史在煙雲中變幻,哲思在雷電中閃耀,文化在滄桑中凝結,真是千古風情成語來啊!下面談談中國成語獨有的魅力體現!
壹、歷史的濃縮文檔
毫無疑問,每壹個成語都是壹個歷史的文檔,只要打開塵封的煙雲,過往的世事就會縈繞在眼前。比如,春秋爭霸,吳王夫差征服了越國、魯國和齊國,打算壹鼓作氣征服晉國。可多年稱霸的晉國不是好對付的啊,吳王決定出奇制勝。他挑出三萬精兵強將,用不同的顏色分布軍陣。中間的方陣白盔甲,白衣服,白旗幟,白弓箭,白得像是無邊的蘆絮;左邊的方陣紅盔甲,紅衣服,紅旗幟,紅弓箭,紅得像是漫天的烈火;右邊的方陣則黑盔甲,黑衣服,黑旗幟,黑弓箭,黑得像是深沈的夜色。黎明時分,吳軍突然鼓聲大作,震天動地。晉軍從夢中醒來,壹見這陣勢,無不驚恐。吳國大獲全勝,這就留下了成語——如火如荼。
二、哲人的思想珠璣
成語真是難得的瑰寶,它能拉近遙遠的往事,能復活僵死的古人。無論是花好月圓,無論是腥風狼煙,總能給當下以鏡鑒。這確實可貴,可貴得不乏可愛。最為可愛的不在這裏,在於成語包含著古人的哲思,幾乎每壹則成語都是壹粒閃爍著智慧光芒的珠璣。比如守株待兔,說大樹下早已端坐著壹個愚人。他在樹下歇息,意外收獲了壹只匆忙奔跑壹頭撞死的兔子。愚人之愚,愚在錯把偶然當成必然,之後日日坐在樹下等待再來找死的兔子。這是韓非子留在《五蠹》裏的思想結晶。
三、眾生交流的橋梁
撇開成語中包含的歷史不說,撇開成語中閃耀的哲理不說,僅就人們的語言交流,哪壹個能離開成語?相逢對話是這樣,書寫文章也是這樣。倘要是作壹個遊戲,將成語封存起來暫不使用,那對話不知要啰嗦多少,那文章不知要冗長多少。妳要去的地方在北面,怎麽能往南走?妳的方向錯了,越走離目標越遠了,趕快止步吧!這麽說有點啰嗦吧,是,要是使用成語就簡單多了——南轅北轍,四個字就搞定了。
四、久遠的思維定式
每壹則成語都是壹位滄桑老人,滄桑得可以和老子、孔子媲美。甚而像堯天舜日、戰戰栗栗、比屋可封這樣的成語,還要滄桑過老子、孔子。成語攜帶著歷史的體溫、自身的性情和古人的思考,壹路走來,走進了當今的生活,也走成了壹種思維的模式。恰如以上所寫,說到濫竽充數,別人馬上就會明白是無能之輩在渾水摸魚;說到炳燭之明,就會知曉是鼓勵人終身讀書,即使年老也可以讀有所得;說到蕭規曹隨,就會想到是要後人緊步前人的規矩,不可逾越雷池……
在《成語英雄》節目中,著名學者錢文忠負責剖析成語淵源,講述成語背後的文化故事;著名漫畫家蔡誌忠負責指導選手畫技,通過繪畫去展現中國傳統文化與智慧;著名主持人崔永則元負責挖掘選手背後故事,讓傳統文化與現代社會互相輝映。這三位“成語先生”都是各自領域出類拔萃的代表,他們給觀眾帶來了最大的驚喜。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面對獨具英雄魅力的中國成語時,唯有走進成語,應用成語,才能遊刃有余;悟透成語,跳出成語,方能天開地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