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熟視無睹[shú shì wú dǔ]:看慣了就象沒看見壹樣。也指看到某種現象,但不關心,只當沒有看見。
出處:晉·劉伶《酒德頌》:“靜聽不聞雷霆之聲,熟視不睹泰山之形。”唐·韓愈《應科目時與人書》:“是以有力者遇之,熟視之若無睹也。”
2、熟讀深思[shú dú shēn sī]:反復地閱讀,認真地思考。
出處:宋·蘇軾《送安犉秀才失解西歸》:“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
3、果熟蒂落[guǒ shú dì luò]:指果實成熟,果蒂自然脫落。也比喻時機壹旦成熟,事情自然成功。
出處:冰心《悼念茅公》:“他們都是當時文壇上朵朵怒放的奇花,花褪殘紅後,結了碩大深紅的果子,果熟蒂落,他們壹個個地自己貢獻出來。”
4、耳熟能詳[ěr shú néng xiáng]:指聽得多了,能夠說得很清楚、很詳細。
出處:宋·歐陽修《瀧岡阡表》:“吾耳熟焉,故能詳也。”
5、通計熟籌[tōng jì shú chóu]:全面考慮,仔細籌劃。
出處:清·林則徐《報告抵粵日期並體察洋面堵截躉船情形折》:“擬於旬日之間出赴中路之虎門、澳門等處,與水師提臣關天培乘船周覽,以便相機度勢,通計熟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