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展知識:
梨災棗,中國成語,拼音是zā i lí huò z ? o,意思是書以前是用梨木或棗木印刷的;形容亂刻無用的壞書。摘自《嶽薇草堂筆記》。
《嶽薇草堂筆記》原名《嶽薇筆記》,是清代國子監人紀昀於乾隆五十四年(公元1789)至嘉慶三年(公元1798)以筆記形式寫成的文言短篇小說。
從時間上看,《嶽薇草堂筆記》主要搜索各類神秘的農村故事,如鬼神、因果報應、勸善懲惡,或我親身聽過的軼事;在空間上,它覆蓋了整個中國,遠至烏魯木齊、伊寧、雲南、貴州。
與此同時,嶽薇草堂筆記有意模仿宋代筆記小說樸實無華的風格,曾與《紅樓夢》、《聊齋誌異》等在歷史上享有盛譽。崇文書店有限公司2018年7月出版的《嶽薇草堂筆記》入選2019年第二批全國教師暑期閱讀推薦書目。
《嶽薇草堂筆記》主要講述狐、鬼、神的故事,旨在勸善懲惡。書中雖然不乏對因果報應的宣講,但卻通過各種描寫反映了封建社會末世的腐朽和黑暗。例如,在第壹章中,描述了狐貍形象的幾種主要類型,反映了狐貍世界的秩序和規範;第二章論述紀昀構建狐貍世界的敘事技巧。第三章闡述紀昀創作狐故事的原因。
結語部分,紀昀肯定了《狐貍故事》的藝術價值,將其與前代和同時代作品進行了比較,指出了其理性內涵、敘事語言和故事編排特點,總結了內因和外因對小說創作的影響和表現。
書中的記述無論真假,都旨在通過這些千奇百怪的描寫,反映當時官場的腐朽黑暗狀態,進而反對宋儒空談道理,輕忽實踐,諷刺道教徒的虛偽卑鄙,影射社會人的貪婪、枉法和保守迷信。
但紀昀也對下層廣大人民的悲慘生活表示了深切的同情和憐憫。在每個故事的結尾,作者總是以平衡的語氣來判斷他的故事的背景或是否合理。這樣的評論總是耐人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