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促不安、惴惴不安、忐忑不安、忸怩不安、惶恐不安、動蕩不安、坐立不安、眾心不安、四鄰不安、踧踖不安、棲棲不安、於心不安、驚悸不安、跼蹐不安、焦慮不安、惶悚不安、頹唐不安。
壹、局促不安
解釋:局促:拘束。形容舉止拘束,心中不安。
出自:只見文老爺會在那裏,臉上紅壹陣,白壹陣,很覺得局促不安。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十三回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賓語、定語、狀語;形容舉止拘束,心中不安
近義詞忐忑不安、坐立不安、如坐針氈、坐臥不安、心神不定
反義詞怡然自得、坦然自若、無拘無束、倜儻不羈、落落大方
二、惴惴不安
解釋:惴:憂愁、恐懼。形容因害怕或擔心而不安。
出自:大家都認為這是震南村第壹個大災難,愁眉苦臉,惴惴不安。 歐陽山《苦鬥》六七
語法:偏正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貶義
近義詞惶恐不安、坐臥不安、忐忑不定、七上八下、忐忑不安、心慌意亂
反義詞悠然自得、心安理得
三、忐忑不安
解釋:忐忑:心神不定。心神極為不安。
出自:清·吳趼人《糊塗世界》卷九:“兩道聽了這話,心裏忐忑不定。”
示例:母親謹慎地窺視著壹切動靜,心裏忐忑不安,她怕有人出賣星海。 馮德英《苦菜花》第十章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貶義
近義詞心亂如麻、局促不安、惶恐不安、不可終日、猶豫不安、心煩意亂、坐臥不安、惶惶不安、盲人摸象、提心吊膽、驚惶失措、坐立不安、七上八下、食不甘味、目瞪口呆、惴惴不安、驚慌失措、若有所失、踧踖不安
反義詞心安理得、泰然自若、悠然自得、舉止泰然、泰然處之、坦然自若
四、忸怩不安
解釋:忸怩:羞慚的樣子。不好意思。心裏慌亂。
出自:茅盾《子夜》七:“在屠維嶽的鋒芒逼人的眼光下,這張長方臉兒上漸漸顯現了忸怩不安的氣色。”
示例:他說話忸怩不安地象壹個大姑娘似的。
語法:聯合式;作補語;形容人羞澀的樣子
近義詞忸怩作態、扭扭捏捏、忸忸捏捏忸怩作態
反義詞大大方方
五、動蕩不安
解釋:蕩:搖動。動蕩搖擺,不安定。形容局勢不穩定,不平靜。
出自:歐陽山《三家巷》第十八章:“他和陳文婷談起,兩人都覺得縱然社會上動蕩不安,革命的前途還是光明的,樂觀的。”
近義詞風雨漂搖、多事之秋、風雨飄搖
反義詞相安無事、休養生息、安定團結、天下太平、長治久安、省事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