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手待什麽成語:束手待斃,束手待死,斂手待斃。
1、束手待斃shù shǒu dài bì:束手:捆住雙手。待斃:等待死亡。捆住手等死。比喻遇到困難或危險時不積極想辦法解決,卻坐著等待失敗或死亡。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七回:“兵臨城下,將至壕邊,豈可束手待斃!”
2、束手待死shù shǒu dài sǐ:同‘束手待斃’,束手:捆住雙手。待斃:等待死亡。捆住手等死。比喻遇到困難或危險時不積極想辦法解決,卻坐著等待失敗或死亡。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十回:“曹兵既至,豈可束手待死,某願助使君破之。”
3、斂手待斃liǎn shǒu dài bì:猶言束手待斃。宋·洪邁《容齋續筆·靖康時事》:“予頃修《靖康實錄》,竊痛壹時之禍,以堂堂大邦,中外之兵數十萬,曾不能北向發壹矢、獲壹胡,端坐都城,束手就斃。”
成語的來源
壹、寓言故事的縮寫,我國古代寓言很豐富,不和成語就是由寓言故事縮寫或概括而成的。如“撥苗助長”、“守株待兔”、“刻舟求劍”、“畫蛇添足”等。
二、歷史事件的概括,我國歷史上有不少著名的歷史事件,後人用精練的詞語加以概括,成為成語。如“完壁歸趙”、“負荊請罪”、“臥薪償膽”.“紙上談兵”等。
三、古書中詞句的摘引或改寫,我國歷史悠久,文獻內籍浩繁豐富,人們喜歡用古典作品中的某些語句來說明自己要表達的思想,長期習用,便變成了成語。
四、歷代俗語的流傳:壹些俗語在歷代群眾中廣泛流傳後,見之於書面,形成成語。如“張冠李戴”(明朝流傳的俗語)、“雪中送炭”、“錦上添花”。
五、新創造的成語。解放以來,廣大人民群眾在社會實踐中創造了大量富有表現力的詞組,由於廣泛使用,已逐漸固定,成為新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