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人們常說“燈紅酒綠”,為什麽說酒是綠色的?

人們常說“燈紅酒綠”,為什麽說酒是綠色的?

成語“燈紅酒綠”就是形容尋歡作樂的腐化生活,也形容都市或娛樂場所夜晚的繁華熱鬧的景象。燈紅酒綠中的綠確實表示酒的顏色,也就是說古代的酒顏色大多為綠色的。

燈紅酒綠是大家熟知的壹個成語,燈光與酒色,紅綠相映,令人目眩神迷,形容都市或娛樂場所夜晚的繁華熱鬧的景象。“燈紅”可以理解,但酒為什麽會是綠的呢?翻開古人的作品,到處都是“酒綠”或“綠酒”的詩詞,其實古代的酒做法與現在也基本壹致。現在市面上賣的酒無非白酒、黃酒、紅酒,綠酒還真是不多見,常見的貌似也只有竹筒酒。

古代的酒釀,尤其家釀,沒有榨煮過程,較為粗糙,酒熟後即可過濾飲用。過濾不凈,碎米、碎渣浮在酒面,甚至有的酒糟也沒有濾出,這樣的酒古人也稱之為“濁酒”,所以,古代的人既說喝酒,也說吃酒,就是喝酒時連同酒糟壹起吃下去。濁酒雜質大,碎米、渣滓浮在酒面上,時間長了就變成了淡綠色的如蟻如蛆的糟沫。還有《釋名》中說的:“酒有沈齊,浮蟻在上,沈沈然如萍之多者。”這裏說的“浮蟻”就是這層浮沫,因為它是綠色的,所以也稱為“綠蟻”,大致是因為這層泡沫細碎,就像壹層螞蟻漂在上面,所以稱作“綠蟻”或者“浮蟻”了。這就是“酒綠”的來歷。正是這層浮沫,讓古代的文人愛屋及烏,在贊美美酒的同時,也愛上了這層稱作“綠蟻”或“浮蟻”的浮沫,並將“綠蟻”或“浮蟻”演變成對美酒的昵稱。

最開始,古人發現吃剩下的食物沒來得及處理,發黴發酵了,產生香氣而成為酒。隨著農業的發展,有了剩余的糧食,才開始意識到可以用這些谷物去釀酒。於是,大規模的釀酒才開始。根據古代文獻記載,釀酒需要幾個條件。麹蘗,就是酒曲,可以發酵的糖化劑,要制作的及時,就是要新鮮,不讓產生的微生物變質而達不到制酒效果。三是加溫用的,燃燒的柴火要幹凈,不能產生異味。四是水泉也要幹凈有清香。五還要有適當的盛具,要用較好的陶具。最後就是要掌握火候,掌握發酵的溫度等等。其中,能對酒的成色產生影響的就是釀酒原料、酒曲和水。

就是說,因為果類當中含有葉綠素等,有條件使得酒接近綠色。宋代《癸辛雜識》中有個故事曾經說到,某家有個梨園,裏面每株樹都很大,每株收梨都有二車那麽多。這大概可說是古人用果類入酒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