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說】可以彎曲,可以拉直。指能適應各種情況,失意時能忍耐,成功時能施展抱負的人。【1】【出處】漢元康《越絕書傳》:“禍起之初,是智者不屈。”宋《野叟曝言》上溯120:“君子能屈能伸,何況是心中仰慕之人。照他二叔的話,他應該無怨無悔。”齊青《創業史》第二十九章:“對事業靈活包容的人,是最堅強的人。”讓事情順其自然。
【反義詞】投降不如投降
【歇後語】大象的鼻子可以彎曲和伸展。
[示例]
1.這叫君子。——馮德英《苦菜花》第三章
2.劉清《創業史》:“能為事業屈能伸,能忍讓放棄的人,是最堅強的人。
3.企鵝總是在登陸前跳入海中。它們潛得越深,海水產生的浮力就越大。企鵝依靠這種浮力著陸。
所以,靈活就是先得勢,再快速發展。
4.尺蠖是壹種蛾幼蟲,長得有點像蠶,腳生在頭和尾。移動的時候要把長在尾部的腳移到靠近頭部的腳,然後再往前移動,以此類推。所以它往前走,就是不斷彎成拱形,然後再拉直。
5.韓信被胯下羞辱,日後成為將軍,說明君子只有能屈能伸,才能成大事。
6.越王勾踐為了復興民族工業,二十年如壹日的努力,他也是韌性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