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記載,歷史上的楚河漢界在古代的、滎陽、禹州。北臨黃河,西臨匡山,東臨平原,南接嵩山,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公元前205年夏,項羽在彭城(今江蘇徐州)大敗漢軍,劉邦退守滎陽。此後兩年,楚漢兩軍在滎陽互相攻訐。公元前203年,劉邦派兵攻打楚國的高程。統帥曹倩受不了軍士劉邦在城下的再三召喚,憤然出城,欲渡泗水與漢軍作戰。船到江邊,被漢軍打敗。曹後悔了,知道自己沒臉見項羽,於是自殺而死。劉邦成功地攻占了高程,並為軍隊配備了多種武器。當項羽得知高程失陷後,他立即派兵援救。為了逼劉邦投降,項羽把被俘的劉邦父親拖到城東照光霧山(今王霸),隔河威脅劉邦:“妳若不早投降,我就把妳父親煮死。”劉邦故作鎮定地說:“當初我們兩個壹起攻打秦國,誓做兄弟。我父親是妳的父親。如果妳想煮我們的父親,別忘了給我壹碗肉湯。”項羽聽後更加生氣,決定殺了劉太公。在項伯的催促下,“太公幸免於難”。但劉邦關不了城,派大將韓信抄楚軍後路,占領河北山東地區。由於缺糧少兵,項羽不得不被迫提出“分天下,削隙西為漢,東為楚”的要求。就這樣,歷史讓這個缺口成了“楚河漢界”。
“楚河漢界”是指中原與河南省滎陽市黃河南岸光霧山之間的間隙。溝口寬約800米,深200米,是古代軍事要地。西漢初年,楚漢相爭,漢高祖劉邦和西楚霸王項羽在滎陽孤軍奮戰。由於種種原因,項羽“與漢相約,分天下,將鴻溝分為西邊的漢和東邊的楚”,鴻溝就成了楚漢之界。現在,在缺口的兩側,是兩軍對峙的城址,東有王霸城,西有漢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