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期百家爭鳴,遊說甚盛。壹般的說客不僅學識淵博,知識豐富,而且有深刻生動的比喻來諷刺和勸導統治者,這是最突出的。孟子也是當時著名的辯手。在《孟子》的第壹篇《高姿》中,有這樣的記載:
孟子對齊王的昏庸,做事缺乏恒心,輕信奸夫,非常不滿。他粗魯地對他說:“國王太不明智了。雖然世界上有生命力很強的生物,妳可以把它放在太陽底下曬壹天,但是把它放在寒冷的地方凍上十天。它還活著嗎?”我和國王在壹起的時間很短。就算國王有壹點點向善的決心,但是我壹離開他,那些叛徒就會來哄騙他,他也會聽他們的。我該怎麽辦?"
他據此打了壹個生動的比方:“下棋看似小事,但如果不專心,就學不好,也不會贏。邱毅是全國最好的象棋選手。他教過兩個徒弟,壹個專心致誌,到處聽邱毅的指導;另壹個總是認為壹只大天鵝來了,要用箭射死這只鵝。兩個徒弟都是壹個師傅教的,壹起學的,但後者的成績相差甚遠。這不是他們智力的差異,而是專註程度的不同。”
補充說明:這是壹個很有教育意義的故事。如果我們想學壹點東西並把它做好,我們必須專心致誌,努力工作。如果妳今天做了壹件事,把它拋在腦後,第二天再做十天,妳怎麽能把它做好呢?學習和做事的成功也是決定性因素之壹,所以後來人們把孟子所說的“壹日之暴,十日之寒”簡化為成語“壹日之暴,十日之寒”,用來形容學習和做事缺乏恒心,半途而廢。用來形容人在學習中不緊緊抓住,堅持不下來,就無法取得成功。舉個例子,如果壹個人對學習很隨意,他學習的時間少了,浪費的時間多了,那麽我們說:他能從這種自暴自棄的做法中學到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