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讓的成語有:割肉補瘡,用鉛刀切割,給對方讓路。2:拼音是,gēràng。3.詞性是,動詞。4:註音是,ㄍㄜㄖㄤ.5:結構是,切(左右結構)和讓(左右結構)。
割讓的具體解釋是什麽?我們將通過以下幾個方面為您介紹:
壹、文字說明點擊此處查看計劃詳情。
放棄güràng。(1)抗日戰爭失敗,被迫割讓部分領土給外國。
二、引文解釋
1.指因戰敗或受到威脅而被迫割讓部分領土給其他國家。引用《清史:九軍誌》:“光緒十三年,萬凱為省政府,總督以下官員任中國海南左膀右臂。且中日戰爭割讓日本,新疆之利不可問。”
第三,民族語言詞典
把壹部分分給別人,特別是土地。比如“甲午戰爭後,滿清政府被迫將臺灣省割讓給日本。」
第四,網絡口譯
割讓是指壹個國家根據條約將其部分領土轉讓給另壹個國家。讓與壹般分為自願讓與和強制讓與。
關於割讓的同義詞
收復並占領
關於割讓的話
切恩、斷義、賣音、切痕、引刀、切寸土、不放過所愛、切腸、切腹、切骨、治親、切肉、補瘡、切臂。
關於割讓的造句
1.根據這些條約的規定,中國割讓土地並支付大量賠款。
2.德克薩斯在1845年被收購,第二年是俄勒岡州,三年後是墨西哥領土的割讓。
3.宰相李綱和河北、河東道都督智世道對皇帝割讓太原、中山、河間頗為不滿,指出皇帝聽讒言,不聽讒言。
4.多少年來,停水國弱小無能,相安無事。為了保命,他們壹再犧牲國家利益,向其他國家求助,甚至不惜割讓領土,接受捐助。
5.戰敗國將被迫接受各種殘酷的條件,如割讓部分領土、支付戰爭債務、改變政府體制等。
單擊此處查看更多關於割讓的詳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