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大全 - 初中作文用的40個名人例子!

初中作文用的40個名人例子!

初中作文用的40個名人例子如下:

1.列寧開始讀書的時候,對周圍的壹切都視而不見。有壹次,他的姐妹們惡作劇,在他身後用六把椅子搭建了壹個不穩定的三角塔。只要列寧動壹下,這座塔就會倒塌。然而,專心讀書的列寧沒有註意到,也沒有動。直到半個小時後,他讀完了預定要讀的壹章,擡頭壹看,木塔倒塌了。

2.年輕時,華因家境貧寒輟學,初中畢業就交不起學費。輟學後,他非常熱愛數學。五年之內,他成了壹名自考學生,從高中到大學的數學基礎課他都學了。但是,學習資料太少。他手裏只有壹本跟老師借的幾何和代數,還有微積分的書。

3.有壹次,當愛因斯坦想更換墻上的壹幅舊畫時,他搬了壹個梯子爬上去。突然他想到了另壹個問題,沈思了壹下,忘記了自己在做什麽,猛地從梯子上摔了下來。他不顧疼痛,馬上想:為什麽人會直直地摔倒?

似乎物體總是沿著阻力最小的路徑運動。想到這,愛因斯坦立刻站了起來,壹瘸壹拐地走到桌前,寫下了自己的想法,這極大地啟發了他正在研究的問題——相對論。

4.魯茲曾問孔子:“聽說壹個想法很好,是不是應該馬上實施?”子曰:“有比妳更有經驗的兄弟姐妹。妳應該先咨詢他們。哪裏能馬上辦?”但是,尤然也問孔子:“聽說壹個想法很好,是不是應該馬上實施?”孔子回答:“當然要馬上實行”。

龔細花看到同樣的問題,給出了不同的答案。他想不通,就去問孔子。子曰:“冉求畏事,要鼓勵他勇敢;鐘繇遇到麻煩時很魯莽,所以他應該小心謹慎。"

5.魯迅先生從少年時代就與書籍結下了不解之緣。他壹生省吃儉用,買了許多書。他通常很愛護書籍,總是在閱讀前洗手,當書臟了的時候會仔細地清洗。

他還自己準備了壹套工具,訂書補書什麽的都懂。壹本舊書,經過他整理後,往往呈現出新的面貌。他通常不輕易把他的舊書借給別人。如果有人借書,他寧願買壹本新書借給別人。

6.有壹次,周總理到廣東新會縣視察。時任該縣縣委書記的當事人向敏看到後,感到非常遺憾。在周總理離開新會的前夕,他悄悄地安排了壹個宴會為他送行。

做飯其實就是壹些普通的蔬菜水果。這是如此簡單的壹頓飯。總理對這位同誌說:“黨向敏同誌,我知道妳壹月收入多少。如果妳吃不起這樣的飯,那就讓我來付吧。我請客!

7.當莎士比亞成名時,他並不像今天這樣受人尊敬。當時的劇作家都是受過高等教育的大學精英。他們對出身農村、教育淺薄的莎士比亞突然成為戲劇界的明星深感困惑和尷尬。

著名劇作家格林在給同行的壹封信中,公開抨擊莎士比亞是“崛起的烏鴉,用我們的羽毛美化自己,用演員的外衣掩蓋虎狼之心”,還侮辱莎士比亞“以為他寫幾首浮誇的空白詩就能和最好的妳抗衡,以為他是個不折不扣的打雜的,卻認為在英國只有他能‘震撼舞臺’”。

8.富蘭克林少年時成績優異,被譽為“全班之冠”。但是好景不長。富蘭克林只在學校學習了兩年。10歲,被父親叫回家幫忙。因為貧窮的英國移民在美國找不到天堂,沈重的家庭負擔讓父親的店鋪入不敷出,只好放棄夢想成功的奢望。

就這樣,富蘭克林開始每天做切蠟燭心、澆蠟燭模、看守店鋪等輔助勞動。但他並沒有因為休學而放棄學習。相反,他更加努力,如饑似渴地學習。

9.韓愈曾經是吏部侍郎。當時吏部是吏部中權力最大的,因為吏部以前是鎖著的,等待選舉任命的官員不能來吏部開會。韓愈上任後,放開了鎖,讓候選人進出。他說:“人怕鬼,是因為看不見鬼;如果能看到,那人就不怕鬼了。”

10,鄭板橋是個中年學者,當過知府。在饑荒的情況下,鄭板橋報告事實,並敦促人們幫助。他還命令富裕的家庭輪流為饑餓的人提供粥。他還帶頭捐出了自己的工資。他刻了壹個印章,上面寫著:“我迫不及待地想填補全球饑餓債務。”

因為他幫受災的窮人訴苦救濟,得罪了上司,幹脆辭職說:“當官的不為民做主,還不如回家賣紅薯。”回揚州賣畫為生。

11.陶淵明辭官後,壹邊讀書當作家,壹邊參加農業勞動。後來由於農田連續受災,房子被燒毀,家庭情況惡化。可是他再也不想做官了,連江州刺客送的米和肉都不肯收。朝廷曾經傳召他為文學家,他拒絕了。

12.壹天,歌德正在魏瑪公園散步。在人行道上,他遇到了壹位對他的作品進行尖銳諷刺批評的評論家。

兩人面對面停了下來,批評家傲慢地喊道:“我從來不給傻瓜讓路。”歌德說:“但我恰恰相反!”大笑著說,讓它放在壹邊。批評家走過去更生氣了,但半天沒說壹句話。

從前,希臘有壹個非常聰明的人,名叫蘇格拉底。全國各地的年輕人都來找他學習。他說了很多開心的事。他講述的方式如此生動,沒有壹個聽的人感到厭煩。壹年夏天,他給自己建了壹棟房子。房子太小了,他的鄰居很困惑。這房子怎麽能讓他滿意?

“妳是這樣壹個大人物,但妳卻把妳的房子建成這樣壹個小盒子。有什麽原因嗎?”“真的沒有任何意義。”他說,“但這個地方很小,但如果我能讓它容納真正的朋友,我會認為自己很幸福。”

14,徐特立壹生節儉,追求理想,從不彎下肚子。去法國後,他積極支持學生組織反對中法反動派的活動。國內軍閥政府為了拉攏他,通過大使館告訴他,可以給他“去法國考察”的名義,年薪1000元。徐特立對此嗤之以鼻,還在鋼鐵廠兼職給幹重活有困難的學生做飯。

15,1802年7月24日,大仲馬出生在法國東北部艾納省的皮埃爾·科特利。他的祖父是貴族,但他的父親是祖父所生的混血私生子,是個黑奴。他的父親想加入拿破侖的軍隊時,他的祖父認為他的背景很丟臉,所以他不得不使用大仲馬這個奴隸的名字。

16.當孟家還住在廟湖營村的市場旁時,孟子看見鄰居殺豬,就問他的母親:“鄰居為什麽殺豬?”孟母當時正忙著,就隨口說了壹句:“把肉煮了就給妳!”孟子很高興,等著吃肉。

孟母知道誠實就是所謂的“言出必行”,她知道榜樣比言語更重要。為了不違背對兒子的承諾,盡管家裏困難,孟母還是拿錢從東邊的鄰居那裏買了壹塊豬肉,讓兒子吃個痛快。

17,童迪洲考上寧波市小石中學後成為初三的分班生,但成績是班裏最低的。壹天深夜,數學老師陳老師發現童第周在壹盞昏暗的路燈下,借著路燈做題。陳老師勸童第周回去休息,可不遠處,童第周拿著壹本書站在路燈下看書。

期末考試,童迪洲憑著自己的努力,各科成績都達到了70分,幾何滿分,轟動全校。

18曾國藩外號“曾剃頭”,不是因為他殺了太平軍,而是因為他在長沙開了審判局,在湖南殺了太多所謂的“土匪”。

當時長沙的知府叫倉。他寫了壹本回憶錄,裏面記載了曾國藩的案局。因為壹個案子,至少誤殺了四個人。是冤案,但曾國藩殺了好人,放了壞人。

19,牛頓非常專心地學習知識。有壹次,壹個朋友給他治病。席間,他想起家裏有壹瓶好酒,便叫朋友等壹下,自己回家拿酒。朋友在周圍等著,沒見牛頓回來,只好調查壹下。原來牛頓在回家的路上想到了壹個實驗。回到家,他壹頭紮進實驗室,開始了實驗,完全忘記了拿酒招待朋友的事。

20.壹天,貝多芬來到壹家餐館吃飯。點餐後,他突然有了靈感,於是抓起餐桌上的菜單,在菜單背面做了壹首歌。不壹會兒,他完全沈浸在美妙的旋律中。大約壹個小時後,服務員終於來到貝多芬面前,問她要不要上菜。

貝多芬像剛從夢中醒來壹樣,立即付了帳。服務員完全不知所措,說:“先生,妳還沒吃飯呢!””“不!我確定我已經吃過了。”貝多芬根本不聽侍者的反復解釋。付了菜單上的價格後,他抓起寫滿筆記的菜單沖出了餐廳。

勤奮和成功

1、王羲之和墨池:王羲之是東晉時期著名的書法家。他每天堅持練字,然後在家附近的池塘裏洗筆。日復壹日,整個池塘的水都被染成了黑色,像墨水壹樣。所以人們稱這個池塘為“墨池”,也叫“西堰湖”和“洗筆池”。

2.萊昂納多畫雞蛋。從此,列奧納多潛心研究素描,經過長期的艱苦努力和藝術實踐,終於創作出了許多不朽的名畫。

3.司馬遷42歲開始寫史記,60歲完成,歷時18年。如果把他20歲以後收集史料和實地采訪的工作加起來,這個史籍用了他40年。

4.天才來自勤奮。愛迪生壹生中有1000多項發明。為了發明電燈,他閱讀了大量資料,僅筆記就有4萬多頁。他用成千上萬種物質做實驗,做了上萬次實驗,才發明了電燈。

成就和汗水

5.晉代著名書法家王獻之,用了18缸水寫字,終於成為書法大師。

6.李時珍花了365,438+0年,讀了800多本書,寫了幾千萬本筆記,遊歷了7個省,收集了幾千個方子,為了了解某些草藥的解毒作用,吞下了壹些烈性毒藥,終於寫出了中國醫學的輝煌巨著——《本草綱目》。

偉大的醫學家李時珍為了研究藥物的性質,發展中醫,走遍全國,走訪了上百個農民、樵夫、漁民,最後寫出了舉世聞名的《本草綱目》。

7.馬克思花了40年才寫完《資本論》。馬克思寫《資本論》時,花了40年才寫出他的名著。為了收集信息,他光是日記就記了1300多篇。因為經常思考的時候經常愛踱步,所以在地上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8.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花了22年時間研究進化論,寫了《物種起源》壹書。

9.法國著名物理學家居裏夫人經過12年的實驗,不畏挫折失敗,從幾十噸礦物中提取出0。1克鐳。古往今來,勤奮是人們成功的必要前提。也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具備的良好品格。只有勤奮才能創造壹個人事業的成功和輝煌。

10,中國數學家華曾說:“勤奮是壹種很好的訓練,壹分努力只有壹分。”古今中外,很多成功人士,因為勤奮,從眾多人中脫穎而出,成為人們敬仰的對象。為了證明哥德巴赫猜想,我國數學家陳景潤日復壹日,年復壹年地埋頭於數學,常常廢寢忘食。

法國作家福樓拜,他的窗戶朝向塞納河,因為他經常勤奮學習,徹夜不眠,所以經常被夜航的人視為指路明燈。他的學生莫泊桑20歲開始寫作,直到30歲才寫出他的第壹篇短篇小說《自殺之路》。在他的房間裏,可以看到草稿紙有壹張桌子那麽高。偉人的例子很多。但他們的人生經歷都說明了壹個道理:天才源於勤奮,成功源於勤奮!

我們祖國的繁榮昌盛離不開人民的勤勞。曾幾何時,人們總是以自我為中心,這讓中國有了幾百年的恥辱。如今,人們已經認識到,只有勤於學習科學文化知識,不斷創造自己,改變自己,中國才能壹步壹步走向成功。

歸根結底,中國人民只有勤奮,才能抹去“東亞病夫”的牌匾,成為響徹全球的東方巨龍!人只有勤奮,才能成為偉大的人。

觀點:勤能補拙。

古希臘狄摩西尼,小時候患有口吃。他在臺上演講時,聲音含糊,發音不準。於是他不分春夏秋冬,天天對著大海朗誦,五十年如壹日,終於成為希臘最著名的演說家。

12,屈原在山洞裏苦讀。屈原小時候不顧長輩反對,躲在山洞裏偷偷讀詩經,不顧風雨嚴寒。整整三年,他熟讀了305首《詩經》,從這些民歌中汲取了豐富的營養,最終成為壹名偉大的詩人。

13,蒲松齡草亭問路。清代文學家蒲松齡在路邊建了壹座茅草亭,記錄路人講述的故事。經過幾十年的艱苦搜集和自己的創作,他終於完成了中國古代文學史上劃時代的輝煌巨著《聊齋誌異》。

14、懸梁刺股:東漢時期,有壹個人叫孫敬,是壹個著名的政治家。他年輕時好學,經常關著門,壹個人不停地看書。每天從早讀到晚,常常是廢寢忘食。學習了很久,累了,還是不休息。過了很久,我累得打瞌睡了。

他怕影響學習,就想出了壹個特別的辦法。在古代,男人留長發。他找到壹根繩子,把它牢牢地綁在橫梁上。當他讀累了,他就打瞌睡。當他頭低下來的時候,繩子會勒住他的頭發,會弄疼他的頭皮,馬上清醒過來,然後繼續學習。這就是孫敬懸梁的故事,韓愈所說的勤學苦練在他身上表現出來了。

15戰國時期,有壹個人叫蘇秦,也是壹個著名的政治家。年輕的時候,因為知識的匱乏,去很多地方做事,不被重視。回國後,家裏人也很冷淡,看不起他。這對他是壹個很大的刺激。所以,他下定決心努力學習。

他經常學習到深夜,很累,經常午睡,想睡覺。他還想出了壹個辦法,準備壹把錐子,有壹次他打瞌睡,就用錐子刺自己的大腿。就這樣,我突然覺得痛,自己清醒過來,然後堅持看書。這就是蘇秦“刺股”的故事。

註:這個成語來源於孫敬和蘇秦讀書的故事,用來形容刻苦學習的精神。他們努力學習的精神是好的,但他們努力學習的方法不必模仿。

16,挖墻腳偷光

西漢時,有壹位大學者,名叫匡衡。他小時候很喜歡看書,但是家裏太窮,買不起蠟燭,所以晚上不能看書。他經常為此擔心。那天晚上,匡衡意外地發現,他自己的墻上似乎有壹些燈光。當他起床時,他看到墻壁裂開了,鄰居的蠟燭正從裂縫中伸出來。匡衡看到了這壹點,並立即想出了壹個解決辦法。

他找到壹把鑿子,在墻上的裂縫中鑿了壹個小洞。立刻,壹盞燭光升起,匡衡在這燭光下仔細閱讀這本書。從那以後,每天晚上,匡衡都會靠在墻上,在鄰居的燭光下看書。他從小就勤奮好學。後來,匡衡成了壹名博學的儒生。

17,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這是壹個勸李白好好讀書的老太婆的勸誡:引用壹個小故事:宋的盛的甄:都說李白讀書如耳山,卻未能成材就放棄了學業。"過河是壹種見老人的方式。"太白感其意,歸學。“據說晚清梨園有‘三怪’,都是因為努力才成的才。

這位盲人叫雙闊婷,從小學開始玩,後來因病失明。從那以後,他更加努力地學習,練習基本功。他走在臺下需要幫助,但他從不走上臺,演技高超。最後成為了壹個功底深厚的名校生。另壹個是孟洪綬,壹個瘸子。他小時候患有佝僂病,腿短,頭小,腳大,走路不穩。於是,他下定決心,努力學習,刻苦練習,揚長避短,後來壹舉成為小醜大師。

還有個啞巴王壹芬,天生不會說話。他看著父母平日裏的表演,壹個個記著。雖然沒人教他,但他每天早起,常年在黑暗中練習。在他取得藝術成就後,壹鳴驚人,成為戲劇界著名的武花臉,並被劇團奉為導師。

18,魯迅嚼辣椒驅寒。魯迅先生從小就努力學習。少年時就讀於江南水師學堂,第壹學期成績優異。這所學校獲得了壹枚金牌。他馬上把它拿到南京鼓樓的大街上賣了。然後他買了壹些書和壹串紅辣椒。每當晚上天冷,晚上看書受不了的時候,他就摘壹個辣椒放在嘴裏嚼,弄得額頭冒汗。就這樣,他堅持學習。經過努力學習,他終於成為了中國著名的作家。

19、唐宋八大家之壹的蘇東坡,認為自己年輕時沒有書可讀,於是寫了壹本書:“知天下之言;把地球上所有的書都讀完。”壹位老人指出後,改為:“勵精圖治,盡知天下人物;決心讀完地球上所有的書。”

21,郭沫若曾寫過壹副讀書對聯:“讀書不在三更五鼓,恐遭十寒。”這意味著讀書要靠平時努力,不能心血來潮加班。要想成功,必須持之以恒,決不能勤奮懈怠,三天打魚兩天曬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