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原意是形容嚴肅虔誠的樣子,現在用來形容言行非常謹慎,不敢怠慢。出自《詩經·大雅·大明》“魏文王,小心。”
“小心翼翼”的壹句話:母親小心翼翼的起床做飯,滿心歡喜的想著讓兒子睡壹會兒,不要吵醒他。
它的同義詞有:謹慎、小心、如履薄冰、小心翼翼、兢兢業業、小心翼翼、謹小慎微、壹絲不茍、瀕臨深淵。
反義詞:膽大妄為,忘乎所以,掉以輕心,粗心大意,粗心大意,莽撞,毛手毛腳,不拘小節,漫不經心,如同兒戲。
這個成語的典故:
宋朝有壹個博學的人叫賈黃忠,他從五歲開始就跟著父親學習。
因為父親的嚴格要求,賈黃忠十五歲就考上了進士,成了學校的簿記員。
賈黃忠為官清正廉明。他主政宣州的時候,有壹年鬧饑荒,餓死了很多人。賈黃忠用自己的米煮飯,救了幾千人。他在金陵辦事時,發現金庫裏藏著幾十箱金銀財寶,價值連城,立即清理幹凈,上報朝廷。宋太宗很高興,稱贊他:“要不是他老實,前朝的這些寶貝就沒了”;還召見了賈黃忠的母親,稱贊她的幹兒子有功,可與孟子的母親相提並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