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矮化、政治矮化、政治矮化的說法有壹定道理。隆美爾的政治感覺真的很差,否則他不會蠢到卷入施陶芬貝格案。而且這個人善良,真的不適合這種勾心鬥角。我不太同意戰略矮子。人們對隆美爾戰略的批評,源於他在北非不斷請求支援。這件事確實可以證明他的戰略意識不強,但說他是矮子也不過分,因為壹開始他還太年輕,對軍隊的了解可能還沒有達到戰略層面。等他到了那些德國元帥的年紀,可能就沒那麽天真了。其次,隆美爾喜出望外,滿腦子想的都是如何提升戰果,而希特勒對他寵愛有加,感覺自己就像北非戰場上壹個被淘汰的孩子。如果換個環境,我估計他的戰略觀不會很差,至少在中層。
多面手絕對不適合他的政治愚蠢。註定了他只會打好仗,除了打仗什麽都不會。妳要知道當時德國有多艱難,黨衛軍壹直在玩妳。打得好也打不好。
其實樓主說的很清楚,他是壹個“明星”,是第三帝國的英雄,導致他升職很快,大大誇大了他的成就和能力,導致他無法做出準確的判斷。其次,戰後很多德國老元帥對他不滿,不斷攻擊他。
我認為隆美爾首先是壹個人才,壹個優秀的人才,但是因為德國優秀的人才太多了,如果隆美爾是壹級上將,德國有幾個特級上將,他絕對不是德國最好的將軍。
那麽第二點很重要。隆美爾非常年輕。他是最年長的元帥(當然這並不完全取決於他的力量),他死的時候也很年輕。他的確很有能力,很有前途。如果他能繼續當元帥,直到頭發變白,他很可能是壹個超壹流的德國元帥。
第三點,其實大家都很擅長這樣的事情,比如蒙哥馬利擅長調整調動,莫德爾和卡特琳娜擅長防守,古德裏安擅長閃電戰,曼斯坦擅長反擊等等。隆美爾也有他最大的優勢。畢竟,他是唯壹壹個在諾曼底登陸前與盟軍打過很多仗的元帥。整個德國自然是屬於他的,他最清楚對方會如何入侵法國,所以希特勒讓他做大西洋堡壘的總司令。(事實也證明,當時只要盟軍空軍動用裝甲部隊快速反擊,幾乎不可能把登陸部隊趕入海中。)
說到底,希特勒和戰後的德國把他捧得太高了,現在突然開始質疑他,讓他再次倒下。說實話,隆美爾的確是個人才,但他的元帥地位和響亮的名聲只能用“明星”二字來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