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衣服方面。尤溪把衣服叫做“衣裝”,對應的中文詞匯應該是“衣服”。粵語區還是說“穿襯衫”,“衣服”壹詞是後來的白話詞匯。古人從來不說“衣”,而用“衣”或“衫”。我們來說說尤溪方言中褲子的“dei ku”(也讀作“帝嚳”)。我還找不到對di這個詞的合理解釋。如果是“下”,那褲子就叫“褲衩”?顯然不是很合理。但我覺得ku這個詞不是現在的褲子,而是kun這個詞。中國古代把有褲襠的褲子叫做坤,大概就是這個字。這並不是牽強附會,而是語言循環過程中發音的變化很正常。同樣,現代漢語中的鞋在古代漢語中也沒有這個表達,而是“鞋”。比如劉備是“編席賣鞋的人”,所以尤溪方言裏的鞋叫“衣”。讀了幾遍後,妳會發現這兩個詞發音很像,可以大膽猜測,尤溪方言中的鞋很可能是指鞋子。到現在我還不明白長袖衣服為什麽叫“長”,壹般都是連續造詞讀“龍龍”,指的是普通衣服。至於哪些詞匯對應漢語,希望有高見的人指出來。
其次,說起吃的,很多尤溪人大概都不知道“吃”這個字其實在尤溪方言裏沒有對應的讀音,“吃”字讀作“謝”。這裏先說壹下尤溪方言“扁肉”的發音,這是壹種因懶音而丟失聲母的現象。為什麽扁肉不叫“扁媽”?肉不是叫“馬”嗎?因為扁肉最早叫扁食(北方叫混沌,四川叫餛飩,廣東叫餛飩,閩南叫扁食),所以扁肉應該最早叫“扁謝”。但由於尤溪方言缺少書面語和語音材料,後輩基本稱之為“邊野”,這是壹種省略懶音的方式。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俠”字,指的就是漢字“俠”。有壹家很有名的連鎖飲食叫“呷哺呷哺”,是臺灣省人開的。好像臺灣省說的是閩南語,在閩南語吃的叫加崩。是不是有點像尤溪話裏的“夏包子”?早餐、午餐、晚餐分別被尤溪人稱為“夏饃、夏道、夏門”。饃饃指的是幹飯,“夏目漱石”的muei指的是粥,所以在閩南被稱為“眉佳”(也指吃粥)。尤溪人說的“夏饃饃”指的是早餐,閩南人稱之為“賈雜饃饃”,意為早吃;而我們尤溪人說“夏道”,恐怕閩南人都不知道妳在吃什麽。說到吃,就要說說吃什麽,吃什麽。東西要用鍋煮,但古代沒有這種用法。最早的食用器具叫鼎,是“鼎”字,所以尤溪方言中的“鼎”字就是“鼎”的意思。依據是什麽?尤溪方言中的“聽”讀作“tieng”,“輕”稱為“kieng”。這幾個漢字都是元音相同的漢字,所以dieng同音就是丁的意思。妳想想,妳家天天在丁吃飯,菜都是丁做的。這就不難理解為什麽尤溪方言保留了古漢語。福州的鍋貼其實應該叫定邊貼,丁的用法在尤溪話和福州話裏是壹樣的。說完了鍋,我們來說說碗和筷子。中國筷子在尤溪方言裏不叫筷子,叫“bun dv”,是古代筷子的意思。在《三國演義》中,有壹段時間是“劉玄德聞雷失貞”。碗呢?尤溪方言稱為“敖艾蕪”和“敖艾蕪”。吃飯的時候,讓爸媽遞給我壹碗。可能很多人會說“奧起亞吉利”,也有人會說“艾蕪起亞吉利”。習慣上認為“甌”是小碗狀容器,而“艾蕪”是稍大的碗狀容器。鴨、魚和雞被稱為阿媽、ngv媽和gi ma。在這裏,我想說壹下尤溪方言中另壹個有趣的現象。普通話中,雞鴨魚在幼時或幼時直接以“小”字開頭,如雞、小鴨、小魚等,而尤溪方言則不然,從來不說“si gi、si a、si ngv”。普通的碗叫“敖”(壹聲),小碗可以直接用兩個音來處理說“敖”(兩聲),普通的杯子叫“不”,小杯子叫不(兩聲)。這樣的例子很多,這種有趣的輕聲現象真的很值得我們研究。
再來說說生活。我們住的地方肯定有床。尤溪方言裏的床叫“轉床”。現在如果我們在中文裏看到“轉床”這個詞,首先想到的可能是成語“死不瞑目”。在尤溪方言中,轉還可以作為睡眠液,睡“坤明”(瞌睡\)說到睡覺,必須閉眼。在尤溪方言中,眼睛叫“目舒”,是眼睛的方言說法,在閩南話中也叫眼睛。而妳所住的房子,在整個閩越高度壹致,就叫“屈”。廈門有曾厝,福州有郭厝,都是有姓氏的人居住,類似北方的屯、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