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大全 - 小學課本成語的編寫有哪些建議?(下)

小學課本成語的編寫有哪些建議?(下)

3.重視成語的積累,卻忽視了成語的運用。孩子學習母語的動機是為了交流。教育和心理學界對兒童習得的研究表明,“以語言使用為中心”是兒童快速學習語言的根本途徑和方法。所以,學了就要用。只有在使用的過程中,才能更好的掌握語言。新教材更加註重成語的積累。然而,習語的使用卻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從教材中涉及成語的各個欄目的具體要求可以明顯看出,新教材不僅沒有強調沒有出現在文中的成語的使用環境和條件,就連出現在文中的成語也沒有強調其使用環境和條件。文中出現的成語,因為具體的語言環境,以成語出現的環境為例,讓學生有據可循地使用。相對來說,使用起來錯誤較少。但是對於靜態環境中出現的成語,學生在使用時特別容易出錯。原因是學生往往從字面上理解孤立的成語。理解上有錯誤,使用上自然會有問題。其實我們自己也有類似的經歷。單個詞的意思很難確定,我們可以在特定的環境下大致猜測它的意思。還有壹些成語,雖然含有簡單的詞語,但是成語的意思不能從詞語的表面意思推斷出來。學生掌握了這些成語的發音和形式,也能通過上下文大致理解其含義,但經常誤用。因此,有必要在教材中給出壹些成語的例子,這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積累有關成語的知識。成語的積累不僅僅意味著妳會讀、會寫、會背成語,更重要的是妳能理解成語的含義,學會恰當地使用成語。壹般來說,成語積累的最終目的是準確、熟練地運用成語。因此,在小學階段,不僅要培養學生積累成語的習慣,還要註意培養他們運用成語的意識。三、寫作建議針對教材中的不足,筆者提出以下寫作建議:1。提高成語的重復出現率。在選文或改寫相關材料時,要盡量提高個別成語的重現率。特別是對於壹些常用的成語,最好讓它們在同壹本或不同的教材中多次出現,這樣有利於學生對這些成語的理解和運用。2.讓同義詞或反義詞出現在某篇課文中或某個單元中出現壹些成語。課後或單元練習中,可以把意義相近或相反的成語集合在壹起,從意義聚合的角度幫助學生理解成語。比如和齊新同心協力,和齊新同心協力,團結壹心,三心二意,牢騷滿腹,牢騷不斷,專心致誌,左顧右盼,等等。3.安排壹個以成語為主題的綜合學習。在四年級或五年級的教材中,可以考慮安排以成語為主題的綜合學習,包括成語的形式、意義、來源、語法結構等各個方面,讓學生對成語的特點有壹個大致的了解,並與成語、諺語等成語相區別。關於成語的形式、意義和來源的知識不壹定要直接用書面形式告訴學生,也可以由他們通過對成語的復習來總結。4.充分發揮“中國園林”欄目的作用。在“中華園”中可以布置壹些與成語有關的遊戲,如“成語接龍”、“成語拼圖”、“成語填數字”、“動作拼圖”、“圖片拼圖”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屬於同壹個語義場的成語也可以編成容易上口的歌曲或韻文背誦,幫助學生記憶。新教材已經做了嘗試,可以考慮擴大範圍。對於語音和形式上容易混淆的成語,要適當補充壹些比較練習,引導學生有意識地加以區分。把學過的成語分類鞏固。比如描寫自然景物,描寫人物性格,描寫人物心情,描寫動物,動物與人比較,包括數字等等。教材可以直接分類,也可以給出成語、班名,學生自己完成分類工作。通過“我的發現”這壹欄目,學生可以通過比較相似的成語來總結學習成語的方法。比如對成語中數字的理解。成語中的壹些人物指的是真實的事物,如八仙過海,五官端正,壹舉兩得,壹枝獨秀。更多的是虛指,有時表示數量很大,如錢山的千山萬水,千家萬戶,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五光十色,五彩繽紛,五湖四海,三心二意等。虛有時指壹個小數字,如九根牛壹毛、幾個字、壹絲不茍、無聲無息、壹塵不染等。其他的表示壹個大概的數量,比如兩個三個,三個壹組,五個壹組。再比如,“壹個x壹個y”是指“x,y”重復出現或出現,比如,壹瘸壹拐,搖搖晃晃,來來去去等等。對成語的使用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對於低年級學生,可以要求他們做搭配、造句和寫作方面的練習。對於中高級學生,在口語交際和寫作中,要對成語的使用提出明確的要求,補充語言材料,對成語的使用和不使用、巧用和誤用進行比較,讓學生有直觀的印象,特別是對課本或學生習作中巧妙使用成語的例子,要讓學生交流、琢磨其美,了解成語對提高表達效果的作用。5.加強老師配套書中的成語教學輔導材料是老師和學生學習用的材料,也是老師和學生之間的橋梁。合理安排語言知識的教材對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成語是漢語詞匯的精華。重視小學階段成語的積累,對提高語文能力非常重要。在做好小學生成語積累工作,提高學生運用成語的能力,加強對成語形式、讀音、意義和用法的掌握方面,教材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