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利益與個人欲望的矛盾,從古至今,壹直折磨著每個人的靈魂。“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有這種樂觀主義的人,有崇高的理想和崇高的精神,追求真理,以國家和民族的復興為己任,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文天祥和彭不都是這樣不平凡的人嗎?相反,有些人經不起物欲的誘惑,貪圖壹時的享樂,只顧自己的利益,卻置國家和人民的利益於不顧。他們鬼迷心竅,靈魂醜惡,行為骯臟,犯下損害國家和人民利益的罪行。原廣西自治區主席程為了給自己謀取更多的“利益”,下令降低土地出讓價格,使國家遭受巨大的經濟損失。在他的眼裏和心裏,“世界”的位置在哪裏?只有他自己!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是壹個人世界觀的反映。要真正做到這壹點,就要加強道德修養,陶冶自己的情操,向民族英雄和歷代仁人誌士學習,汲取他們的精神養料。在改革開放的今天,外面的世界真的很精彩,各種誘惑接踵而至。這就要求我們特別是領導幹部要守護好自己的精神家園,時刻牢記手中的權力是人民賦予的,是代表人民的,我們是人民的公仆。要吃喝玩樂,不忘憂患,不能揮霍、貪汙、受賄,中飽私囊,引起民憂、國憂。
願“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像壹首古老的洪鐘,永遠響在人們的心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