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大全 - 四字成語有什麽幫助?

四字成語有什麽幫助?

1.四字成語“四面八方支援”形容四面八方支援和協助。

來自四面八方的支持描述來自四面八方的支持和幫助。跑友指的是盡力互相幫助的密友。

來源:《後漢書·黨癡迷傳·何清》:“袁紹慕之,遂與跑友。”博士基仲博:廣泛;紀:如釋重負。

給群眾以善意和幫助。來源:《論語·永業》:“若能施於民,助於民乎?”

遇到不公平的事情,站出來幫助被欺負的壹方。來源:曹青雪芹《紅樓夢》第四十五回:“我只為平兒生氣。”

扶弱:崩潰,這裏指的是有困難的人。扶危濟困。

來源:汪芫紫怡《誤入桃園》第四折:“妳若肯扶弱,我也笑回去,以後記得懷念。”助人為樂不如助人為樂。

來源:魯迅《桀桀亭隨筆二首:連天之墓》:“君於1930年3月赴上海,歷盡艱辛。他持之以恒改革,扶危救急,公私兼顧。”幫助有需要的人:幫助;紀:救,救。

幫助有困難的人,幫助有需要的人。來源:史明·乃庵《水滸傳》第55回:“我以前知道將軍是仁義之士,扶貧濟困,但我不想這麽忠心。”

幫助有需要的人,救濟處於危急和困難情況的人。來源:袁佚名《魏徵改詔》第三楔:“今恐濟貧,取馬雕鞍。”

積善成德:善行、善舉;道德:高尚的品格。長期行善會形成高尚的品格。

來源:《荀子·勸導》:“積善成德,神明自鳴得意。”積善與余慶積:積;善:善行;余慶:指上壹代的遺產。

積德行善的房子,造福子孫後代。來源:《周易·坤》:“有好房子,必有余慶;積貧積弱,必不止壹家。”

熱心慈善,就是熱心公益,樂於施舍。焦慮:焦慮。

熱心公益,見義勇為。來源:韓留香《新序·節》:“趙楚王之秀才,說其奢於石,其人也,公平正義。”

我渴望幫助別人解決他們的困難。來源:《史記·魏公子列傳》:“勝者附婚,子高義能濟人。”

急需幫助的人渴望幫助別人解決困難。出處:《詩經·瀟雅長堤》:“嶺在原,兄弟有難。”

《史記·魏公子列傳》:“勝者附婚,子之高義能濟人。”生老病死互幫互助。

指在困難的時候互相關心,互相幫助。來源:先秦蒙克《孟子·滕文公上》:“死而遷徙,永離故鄉,鄉野同井。若出入為友,相濡以沫,相濡以沫,相濡以沫,則民相親。”

救濟窮人:救濟;解脫:解脫。扶貧濟困。

來源:《春秋後全相平話樂毅土氣七國》:“尊老敬老,教其技,養其能,吊其孤,扶其寒,濟其貧,與民同甘共苦。”扶貧濟困,愛惜窮人。

來源:侯元善緣《沁園春》詞:“善良溫柔,扶貧濟困,妳就圓了。”幫助有需要的人,幫助:幫助。

幫助窮人,幫助有需要的人。來源:元《楚》第三折:“壹仇叫子虛,壹賭賽去,無處濟困,復楚。”

扶弱濟弱:弱;傾斜:崩潰,比喻處境艱難。幫助弱者和有困難的人。

來源:南朝周亮星思千字文:“桓公匡和,扶弱濟貧。”汪芫紫衣《誤入桃園》第四折:“妳若肯扶弱,我也笑回。”

拯救世界:拯救。拯救時代,幫助人民。

來源:張松·方俊《雲七簽》卷113:“我命我兒子訂了30副龍宮藥方,交給我丈夫。此真道可濟世救人。”會讓它變得美麗而流暢:幫助解決問題。

美:好東西,壹種美德。借勢互助,成就好事。

又稱“順從其美。”互助:口袋。

拿出財產幫助別人。來源:袁佚名《未來的債務》:“但我看到壹個窮人,我會拿出我的錢來幫助他。”

戴《娘集·嶽與祠堂的收藏、收藏與修繕》:“賢士若捐錢相助,是為君也。“通過交朋友和幫助別人報復來報復。

來源:《史記·郭頡列傳》:“(解)以身報仇。”借客人報仇,幫別人報仇。

來源:《朱涵雲川》:“年少時,曾為輕騎,借客報仇。”可憐窮人救窮人:可憐。

憐憫那些遭受貧窮和苦難的人。來源:張松·方俊《雲七征》卷四十:“是濟貧救難的良藥。”

幫助有需要的人,幫助有困難的人。來源:袁佚名《下輩子的債》第四折:“那就幫我出,幫我攢錢。”

幫助有困難的人擺脫困境。救災救濟是指救災中對人的救濟。

慷慨:慷慨大方;拆開:解開錢包,取出錢。形容在經濟上極其慷慨地幫助別人。

來源:姚雪《李自成》卷二第十八章:“因此,不得不冒昧向長子求援。不知道兒子會不會慷慨解囊?”慷慨和正義:忠誠。為了友誼或正義毫不吝惜地幫助別人。

來源:吳琴·景子《儒林外史》第二十回:“我喜歡像妳這樣做壹件慷慨而正義的事,但這要看妳說的是什麽樣的人。”慈善:是的,我喜歡。

喜歡做好事,願意拿財物幫助有困難的人。來源:《史記·樂書二》:“聞音使人樂善好施;聞於之聲,使人整潔有禮。”

愛善愛義,就是願意行善,愛正義。普渡佛教說人營擾,如溺海,佛慈悲施大魔,助其到彼岸。

出處:《佛說人生無涯》:“宇宙欲除眾生。”在佛教中,普濟人認為眾營擾民,如墮海,佛慈悲施大魔盡力相助。

2.有哪些幫助朋友的四字成語?(1)意結金蘭(2)血濃於水(3)寸草不生春(4)張帆雞黍。

(5)北風中的愛情(6)和我壹起飛(7)碧海晴空(8)恨相知晚。

(9)不離不棄的摯友(10)意氣相投(11)。

(12)深情(13)如手如腳(14)如漆不離。

(15)友情深厚(16)水* * *融(17)兄弟情。

(18)深情(19)相愛(20)交心

(21)投入(22)相互呼應(23)與太岑的友誼

(24)張敞畫眉(25)海誓山盟(26)流動的桃花

(27)永遠(28)至死不渝(29)淡水友誼

(30)情深(31)桃花潭水(32)天長地久。

以梅綺為例患難之交。

(36)戀戀不舍(37)背後插刀(38)肝腦塗地

(39)離別(40)不可分離(41)生死之別

(42)誌同道合(43)感情深厚(44)患難之交

(45)愛是骨肉(46)愛是誌趣相投(47)貧窮和卑微的朋友

(48)深情厚誼(49)骨肉親情(50)骨肉親情

3.關於幫助的四字詞語關於幫助的成語及其解釋如下:

愛忍不住:愛:珍惜;莫:不。雖然我關心同情,但我沒有能力幫助。

無奈:愛:珍惜;莫:不。雖然我關心同情,但我沒有能力幫助。

幫老虎吃飯:比喻幫助惡人做壞事。

擁抱不公:遇到不公平的事情,站出來幫助被欺負的壹方。

同樣的標準,不同的是:標準做廣告;切:聲討。幫助意見相同的人,排斥意見不同的人。

不小的補充:補充:補貼,補充。或多或少有幫助或有幫助。

財政援助:它是指抑制其過度,糾正其缺點,幫助其完成。

出謀劃策:出主意,想對策,幫助解決問題。

春風風:風風:吹人。溫暖的春風吹人。比喻及時教導和幫助人。

春風,夏雨雨:春風:春風;風:吹人。溫暖的春風吹拂著人們,夏日的雨水滋養著人們。比喻幫助別人,別人也會回饋。

春風和夏雨:春風很溫暖,夏雨濕潤,足以養育萬物。常用來比喻及時教導和幫助人。

從墻上看:墻:屏障。本來是指雙方交戰,站在壁壘上觀望。後多比喻袖手旁觀不看,不幫忙。

抱不平:遇到不公平的事情,站出來幫助被欺負的壹方。

單槍匹馬:原指獨自上陣。比喻行動無人幫助。

道德友誼:友誼,友誼。道德和公正的交流和友誼。指互相幫助,互相支持的朋友。

多從道上得到幫助:意思是有道德的人能得到大多數人的幫助。

4.誰知道兩個比喻性的四字成語求神...洪水的禍害,洶湧的波濤,泛濫的洪水,肆虐的洪水,壹般可以從“源”和“流”兩個方面找到。“源”是成語的起源,“流”是成語模式和意義的演變。還要看兩個書證之間是否有來源關系。如果沒有源關系,只是字面上的耦合,不能構成“源”與“流”的關系。成語的來源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方面:來自古代神話和寓言;源自歷史典故;經典文學作品中的壹些句子;來源於俗語和諺語;借用佛經和外國寓言;還有壹些詞或短語是伴隨著人類的生活和生產活動而產生的。它們來自古老的神話和寓言,如“葉公愛龍”、“杞人憂天”、“愚公移山”、“精衛填海”、“杯弓蛇影”等。它們來自歷史典故,如“填空”、“自薦”等。如“開新面孔”、“走馬觀花”、“刨根問底”、“憂心忡忡”、“進退兩難”等。有些成語來源於俗語和諺語,有些成語往往用相應的俗語表達同壹個概念。比如成語“拿雞蛋砸石頭”和諺語“拿雞蛋砸石頭”意思大致相同,但在具體應用時要註意它們的區別。“舊瓶裝新酒”出自《新約》馬太福音。“殺雞取卵”出自伊索寓言。“火中取栗”出自法國拉封丹的寓言《猴子和貓》。還有壹些成語來源於人類的生活、生產活動和歷史的發展。天文歷法是中國古代天文學的重要內容。古人把壹晝夜分為十二期。即子夜、雞鳴、無知、日出、食時、角落、日中、日晷、日落、黃昏,由人決定。很多成語都是從它演變而來的。比如午夜,雞鳴,日晷,日晷忘了吃飯,不斷變化。夕陽西下,很多成語都是從古書的四字格中提取出來直接使用的。比如引自左傳《相公三十壹年》的“有家的感覺”,引自《論語》八書的“既往不咎”,引自宋代包拯《天章閣對策》的“豐功偉績”等等。,有大量這樣的成語。比如《論語》中有170個成語,如“朝三暮四”、“不仁”、“爭朝政”、“計米煮飯”、“缺錢花”等。比如我不開心,我犯了錯,我想做我想做的,我因材施教,我都知道,我知道思齊,我不恥下問,我忘了我的利益,我氣的壹塌糊塗,我的路還長,我都是四海之內的兄弟。“離地”見於屈原《離騷》,四字書面用例出現於清代。再比如,《詩經·秦風·無衣》中就有“共敵”和“共敵”。見《左傳》文公四年作《大敵》。到了清代,出現了四字書寫用例。有些兩個詞源可以是獨立的成語。有些成語本來不是四字格的,是逐漸固化在四字格裏的。這裏主要采用了“刪詞”和“添詞”的方法,最後定為四字格。《刪節詞》《滿汗》節選自《為書滿詞,為馬滿汗》;《西山日暮》是對“太陽比西山薄”的簡化。增加了壹些詞,比如“壹決雌雄”、“開拓新面孔”、“近身肉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