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辭·楚辭》
解釋
享受:享受;成績:成績。享受別人的成就,而不需要自己的努力。
來源
《戰國策·趙翼》借趙攻中山。
通過趙攻打中山國。趙侯不會答應的。趙麗說,“來吧。魏攻中山,不能取之,故魏必止,必止。中山,將無法超越趙而得中山。是兵者,魏也;和土地,趙也。妳還是答應的好,妳大費周章的勸說,他知道好處,就會收手。不妨借,但萬不得已才拿出來。”
故事
戰國時期,諸侯國經常互相攻擊。
有壹年,魏攻打中山,想向趙借路。當趙王趙烈侯(也就是)要拒絕借道的請求時,大臣知道了這件事,連忙勸說,如果魏國攻打中山國不能取得勝利,必然消耗大量錢財,造成國力耗盡。如果魏軍滅了中山,他們就很難保住中山之地,因為趙住在中間。
看到趙烈侯還在猶豫,趙麗進壹步說:陛下還在猶豫什麽?這件事是魏用刀槍,最後是趙得了中山國,坐享其成,所以必須答應借道;這對我們有好處。
看到趙王喜氣洋洋,趙麗急忙補充道:答應是答應,但不要高興地答應。如果魏國意識到我們的意圖,它就會取消進攻中山的計劃。於是假裝無奈說:趙和魏是朋友,能不能不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