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題材的詞和散曲雖不屬於沐浴文學,但大多反映文人的生活和思想情趣。值得註意的是,表現人民苦難的作品很少。
就內容而言,宋詞壹般反映:1。愛國熱情和抗敵雄心。2.城市繁榮和個人享受。3.對世俗事務的感傷和崇高的隱逸;4.哀悼國家和人民的苦難。人們對宋詞的了解更多,這裏就不舉了。
散曲是宋金時期在借鑒詩歌、民歌、民謠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所以散曲從壹開始就有幼稚和庸俗兩種傾向,前者更多受詩歌影響,後者更多受民歌影響。再加上新的時代條件和審美時尚的影響,散曲的審美形態與傳統詩歌有很大不同。“詞與詩不同,歌與詞不同,道不尷尬。”(王驥德:曲律)由於“主題”與“意向”的不對等與差異,詩歌往往講究哀而不傷,怨而不怒;但元散曲可以悲可以傷,敢怨敢怒,可以狂吼敢哭,可以笑敢罵。
元朝民族矛盾尖銳,統治者實行民族歧視政策,特別歧視漢族知識分子,尤其是南方人。有所謂的九個儒者和十個乞丐。散曲作家看到政治的黑暗和仕途的險惡,常常在悲憤之余,夢想著隱退。因此,“嘆世”和“隱逸”成為元散曲的兩個突出主題。
比如馬致遠的《莫止嘆人間》:“布衣中,問英雄,王屠霸有何用?六代宮室高低錯落,遠近都能看到數千座官墓。壹場噩夢!”同調《退休》:“菊花開歸。與虎溪和尚、鶴林遊、龍山客家、杜工部、陶淵明、李太白相伴的,還有洞庭棲息、東陽美酒、西湖螃蟹。嘿,別怪楚三閭!”看破人間夢魘,逃離天堂的人,不過是壹種錯覺,卻反映了對骯臟現實的壹種消極抗議。馬致遠的思想感情在元散曲作家中頗具典型性。至於他的代表作《夜行船秋思》,不過是把“嘆世”和“隱居”的主題組合成了兩個合唱。
《哀嘆世界》的主題變奏是《嘲諷世界》和《刺時光》。這類作品寄悲憤於慨嘆,感情強烈,能很快表達出來。
比如無名氏的《對皇帝的感覺》:“不讀書,有權利;不讀書,妳有錢;妳什麽都不懂,就有人誇妳。上帝只是偏袒,聖人和愚人沒有區別!”張明善《水仙可笑時》:“早三小時掩眉,赤袖賞壹萬分鐘拳。廢話很及時,提綱都是哄的!”查德清《寄生草嘆》:“如今淩煙閣壹樓鬼門關,長安路步步有李安運棧!"
至於無名氏的《醉太平》,更是肆無忌憚的喊出:“開大元,漢奸專權”,“官法重於刑法,百姓怨聲載道。都到人吃人的地步了。妳是什麽時候看到的換錢?賊是官,官是賊,傻子是聰明人。可悲可憐蟲!”這種憤世嫉俗的作品,閃耀著社會批判的鋒芒,具有很高的思想意義和認知價值。
也有壹些懷舊作品與上述主題相聯系,大多是借古諷今,藏針於棉。代表作品如張《山羊潼關懷古》:“峰巒似聚,波濤似怒,山川在潼關路內外。看著西方的資本,我很猶豫。悲秦漢,宮闕萬間已被土造。興,百姓遭殃;死,百姓遭殃!”
隋的名篇《吹哨子高祖還鄉》,剝去了皇帝的聖衣,還給他的流氓們真相,盡情地笑著罵著。雖然嘲諷了壹個人,但其實是對封建皇權的褻瀆。這真是壹部難得的諷刺傑作。
與“隱逸”主題相聯系的是對山水、田園、自然風光的頌賞。
這類作品在元散曲中也占了不少,單是唱杭州西湖美景的散曲就相當可觀。“元代散曲作家的審美態度與魏晉六朝名士不同。他們不是無動於衷,無動於衷。也不同於唐宋山水詩的含蓄蘊藉。而是虛懷若谷,在斯裏蘭卡歌唱,讓山水染上了濃濃的情懷。特別值得壹提的是,他們對自然的審美意識增強了,發現了藝術美與自然美的辯證關系。少數民族作家薛安福寫道:“作為壹股煙浪,有更多的人來歌唱。”(宮前秋色),也就是說,同樣的自然風光,壹旦被詩人發現和吟詠,就能為景物增色,為遊人增添不少情趣。在元代描寫西湖風景的散曲中,我們可以看到蘇軾的詩“以西湖比西湖,淡妝濃妝總相宜”對散曲作家審美規範的巨大作用,以及散曲作家如何根據自己獨特的感受和發現,從新的審美角度對其進行了豐富和發展。請看張可久的《紅繡鞋西湖上的雨》:“刪東坡詩,惑習字妝梳,山色迷離。夢見壹個仙女,倒壹幅範寬,外面掛壹條黑龍和雨。“寫西湖雨景,出奇地從蘇軾的審美意境中翻新。他根據自己對現實世界的真實感受,展開想象的翅膀,在詩、畫、神話中靈活交融,在對自然美的感受中滲透著豐富的藝術趣味。散曲作家的作品作為壹種外化的美感,足以為祖國的河山增色,有助於啟迪和提高人們對自然美的欣賞。
元散曲還有壹個重要的主題,就是歌頌男女之間的愛情,追求愛情和幸福。這類作品大膽真摯,不乏反封建佳作。但也有肆無忌憚的,甚至把出軌幽會的情態和心理描寫的淋漓盡致,這在唐宋詩詞中並不多見。這種情況與元朝蒙古統治者入主中原後壹度放松封建禮教,對兩性關系更加開放有關。另壹方面,由於元代科舉考試長期停辦,知識分子無處可去,退居社會下層,與落塵的妓女交往,為她們寫清唱劇歌詞和表演劇本,長期接觸,對妓女的情態和心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所以在寫作這壹題材時更方便、更容易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但他們視女性為玩物,沈迷於調情,追求感官享受,甚至變得色情的低級趣味,有時也表現出來,不容忽視。
總的來說,散曲的成就不如宋詞。
二,詞與歌在形式上的異同
屈和詞都屬於長短句,散曲的句子長度更是參差不齊。詞和歌(散曲和戲曲——雜劇和傳奇中的歌詞)都是當時可以壹起唱的歌詞;它的句式從壹個字到七個字再到八個、九個、十個、十壹個、十二個字。但壹句到七句是基本句型,八字句要麽是四加四成句,要麽是三加五成句,以此類推。這就是詞曲在形式上相同的地方。但都是長短句,也有區別:
1.字分壹段(或稱篇、次、字)、二段、三段、四段,以二段為最多。壹首歌通常只有兩段。如果曲牌都是[滿方婷],如果是兩段,那就是壹個字;如果是壹段,那就是壹首歌。(這個語氣詞和歌名壹樣,但是不壹樣。)
2.歌裏襯詞,詞裏壹般不襯詞。所以《詞法》之類的書可以規定壹首曲子是多少字,比如【十六字令】,也就是十六個字,【念奴嬌】也叫【百字令】,也就是壹百個字。但歌有襯字,就是正字法(orthography)以外的襯字可多可少。壹般來說,散曲的襯字比較少,話劇的襯字比較多,甚至壹首歌的襯字比課文的還要多。襯字的大量使用是散曲句子拉長的根本原因。比如關漢卿在《壹朵花》和《不老》的套子裏,把原來十四個字的兩句話增加到了五十三個字:“我是壹顆銅豌豆,不能蒸,不能煮,不能舂,不能炸,不能爆。要看妳的孩子教妳上了誰的鋤頭,妳擺脫不了,妳也擺脫不了。”(“壹個不會蒸、不會煮、不會搗、不會炸、不會爆的人”“教妳的人都是”“他不會鋤頭,不會解綁,不會慢慢脫”都是夾層詞。)夾字越多,音節越急,有助於增強情感表達的力度。如果去掉這些夾層,歌曲的生動性、情感對比程度、所表達的內容都會大大減弱。壹般加襯字不能超過正字法的字數,但王鶴慶的《百字知秋序》有固定的39個屈字,但襯字卻多達61。全詩的行間大大超過了曲子的定數,這在詩歌中是前所未有的。
壹般來說,襯字不需要整平,可以是虛詞,也可以是實詞;它可以用在句首或句尾。壹句話,就是基於唱調適中,不幹擾正字法正音的原則。
3.歌詞通常可以由清歌仔的林茨鄭雲作詞,分為19個聲部,包括平聲、上聲和入聲。音樂通常由元代周德清所作的《中原之韻》組成,共分19部。它有平仄、上聲、上聲和降調,入聲和現在的普通話壹樣,分別分為平仄、上聲和降調。還有,韻疏(詩也密),壹般不押韻;押韻密集,大部分句子押韻。每首歌都有押韻,也可以押韻。
單詞不是每壹句都押韻,但每隔壹句或幾句押韻比較常見,押韻可以在單詞中變化。而散曲則用的是密韻,幾乎要求每壹句都要用韻,壹韻到底,中間不變韻。如張的【山羊】《潼關懷古》說:“群峰似聚,波濤似怒,山川在潼關路面。放眼西方資本,很可惜。悲秦漢,宮闕萬間已被土造。興,人苦,死,人苦。”在這首歌裏,我們不僅可以看到句子押韻(U韻)和押韻到底,還可以分析出散曲的韻律有兩個特點:壹是平仄(歌曲沒有聲調),而不是像詞壹樣把平仄字細分出來。第二,不要避免強調文字和押韻,比如“苦”字在句尾出現兩次,這在文字上是很忌諱的。這種音韻上的靈活,使散曲更加流暢優美。
4.曲子不僅有襯,而且有些曲子本身可以加句,有些曲子還可以增減調數,這是曲子律的規定。* * *有十四個聲調可以加在句子裏:【正確】【小販】【尾】;【盧希安】的【渾江龍】、【後庭花】、【清歌集】;【曹馳春】、【鵪鶉】、【黃】的;【鐘繇】的【道和】;【新水令】、【歸歸令】、【梅花酒】、【船泊角】等等。附加句數不限,如【渾江龍】,增加到幾十句,成了壹首千言長歌。散曲在字數、句數、曲數等方面的上述特點,不僅增加了歌曲的生動性和靈活性,而且擴展了歌曲風格所表達的內容,體現了散曲在體系上較之詞的巨大進步。
5.句型的長短與音樂情緒有關。單詞的句子可以是壹句話,也可以是交叉句(甚至有“十壹句話”的說法)。九、十字句如辛棄疾《粉蝶》:“把所有春波釀入壹個江春壇子,即將清柳岸。”
屈的句子較長,尤其在套曲中,最長可達30跨(僅見於關漢卿的《壹枝花》《布福老》),20跨左右的長句也經常可見,如王廷秀的套曲《粉蝶》《怨別》:“愁我雨落,欲滴。然後,我看見葉兒在河上的橋上旋轉飛舞。我看見壹只夜宿的鳥發出節奏,從花尖中閃過。不知不覺,眼淚就滴啊滴。”(短句省略)
句式的長短也體現了詞、散曲的音樂情感特征:壹般來說,短句相連,用韻密集,所以節拍急,容易表達激烈的感情,而長句相連,所以調式緩慢,氣勢平和。短句相連,如辛棄疾《水龍隱》:“遙望,獻愁為恨,玉簪為髻。夕陽下樓頂,壹片破虹聲中,壹個江南遊子見了吳鉤,拍遍欄桿,卻無人會顧。”詞中四個字並排,後面三個字,壹句是兩句,每壹句都在推進,生動地體現了詩人的孤獨、憤怒、悔恨之情,千百年來震撼了無數文人墨客!此外,賀鑄和的《六國之歌》、張的《山坡羊》和《潼關懷古》也借助音樂中高亢激越的音調體現了崇高的愛國主義激情。長句相連,如李漁的《於美人》。“問妳我能有多擔心?”就像壹條向東流的河流。”以及上面提到的王廷秀的套曲《送別》,都使人感到壹種傷感而緩慢的情緒。如果將以上兩種句式相互結合,即長短句相互交替,輕重緩急相協調,就容易蘊含豐富的思想感情,使歌詞在參差不齊的層次中更加優美。這在詞曲中比比皆是,不再引用。
6.方言俚語的大量使用是散曲區別於詞的特征之壹。上面引用的關漢卿和王廷秀的散套都是成功的嘗試。散曲對俗語的大膽運用符合這壹時期文學發展的大趨勢,為後世非正統文學的發展做了必要的語言準備。
第三,詞曲在語言和風格上的差異。
宋詞兩萬多首,傳世的只有3800首,元散曲450集。從風格上看,宋詞更為多樣:豪放(如王安石的《金陵懷古》[桂枝香])和開放(如蘇軾的《水調頭》;)什麽時候會有明月?”)、憤懣(如陸遊的《怨情》、《萬歷當年求為侯》)、儒雅(如姜?”壹抹絳唇”)、婉約(如李清照(慢聲)和艷麗(如賀鑄的《窮兇極惡》)等等。其中,大部分是優雅含蓄的作品。
散曲的風格也是多樣的,但以通俗流暢為主,力求酣暢淋漓,保留了壹些民歌的特點。總而言之:
1,詞高雅歌尚俗。
王國維說:“元雜劇實際上在新文體中使用了新詞。”“古代文獻中對事物的描述也是用古語,沒有俗語。而且用的字數也不是很大。獨唱歌曲的特點是允許穿插,用很多俗語或自然聲來描述。這在古代文學中是前所未有的。”(《宋元戲曲史》)王說的是戲曲,散曲也不例外。壹般來說,元曲比散曲更多地使用口語。但元代散曲作家大多還是善於運用口語的,如王鶴卿、魯直、關漢卿、馬致遠、關允石、張、喬吉、徐在思、查德清、劉廷心等人。其次,中國長期發展並日益豐富的書面文言文,尤其是詩詞的語言,也有很多鮮活的東西,值得繼承。所以元曲除了用口語,還用文言文。元代周德清《中原韻》配有《作詞十三法(此指歌曲的歌詞)》,致力於散曲的實踐。長期以來,人們認為歌曲的造字是“太文藝是迂腐,不文藝是庸俗,庸俗卻不庸俗,要聳聳肩聽聽看”。其書《桂令自得意》:“倚篷窗無言,無七事。妳是什麽樣的人?木如靈芝,油如甘露,米如朱砂。醬壇子只是在做夢,鹽壇子卻用盡了。茶醋不多,七事還難。妳怎能教我折柳爬花?”如果妳知道妳在說什麽,妳就可以直截了當地說出妳的想法,不藏頭縮尾。這才是散曲的本來面目。後人繼承了周的理論,有的提出了“雅俗共賞”的標準(黃《語》)。而詞多為雅,歌多為口語,這就是詞與歌的語言差異。
作者認為這主要是關於語言特點的問題。“曲上俗”其實應該包括兩個方面:壹方面是說選詞造句盡量口語化,不要像詩詞壹樣過於濃縮和過度雕琢;另壹方面,允許甚至提倡方言、粗話進入音樂。這樣,散曲在文學形態上明顯不同於詩歌,更活潑,更生活化。由於俗與雅、淺與深、舊與新、顯與隱的和諧統壹,成人與兒童、文盲與婦孺皆可欣賞。它將口語、方言、俗語、諺語、成語、歷史語言、詩詞詞語,甚至佛教、占蔔、書信、外來詞等收集儲存,然後加工轉化為壹體,為我們所用,形成“文而不文,俗而不俗”,雅俗共賞的語言。正因為它結合了流行口語和其他特點,所以它的語言有壹種特殊的魅力。
但宋詞的圓通含蓄與元曲的直白流暢並無區別,並不絕對互斥。風格和表達的好壞取決於具體的場合。古人常用壹個“趣”字來標註詞曲,宋詞高雅,元曲低俗。所謂俗雅,不過是本色之差。同時,別忘了趣味,情、景、理、趣的有機結合,客觀美與主觀美的高度統壹,是詞與曲的共同特點。同時也要看到,元散曲發展到後期,特別是到了喬吉、徐載斯,他們的散曲大多力求雅精,與宋詞難分伯仲,失去了基本風格。
2,詞貴含蓄,歌尚流露。
詞講究意境,含蓄,有內涵,凝練,典雅,講究格律,比較規範,以雅為主,有書香氣息。技巧比興更具象征意義。所以,這在文字的表達方式上被視為壹個基本要求。唐宋時期,詞雖能合唱,但內容多為相思離別,聽者多為士子,其主導風格婉約含蓄。屈則是壹種具有強烈市井色彩的新詩風,在當時廣為傳唱。是唱給文人(文學士)和非文人(所謂“村夫”)聽的。“使上命令,下命令,愚民,取其壹而不喜。”(淩濛初《雜曲》)它主要訴諸聽覺而非視覺,所以要求“直解”。散曲則崇尚趣味,揭示新奇,表達靈活自由,追求深刻,重在率真粗鄙。我用賦的手法比較多,喜歡畫線,直接表達思想。正如任在《詞曲略》中所說:“曲急而透,至情為重。不僅不寬大不含蓄,還脫口而出。如果得不到,意圖就完全暴露在言語中了...這種態度是迫切而坦率的,與詩中的正好相反。”
關於賦、比、興,前人說賦外顯含蓄,直抒悠揚(論詩疏),屈要求外顯直白,所以常用賦。散曲只有壹首詩,字數只有二三十到四五十,接近詩歌的完美和規律,接近詞語的順序和接近。但屈在賦、筆的運用上有了很大的進步。請看下面這些關於思念丈夫的歌曲和歌謠:
將宋代賀鑄的詞與元代姚燧的《越調平蘭人》作比較,壹則賀電說:“砧營聲聲淚俱下。萬裏送至關羽,駐軍仍在豫關西!”這裏的“淚與墨”是什麽話題?作者沒有說的是,它隱含著完全由讀者通過文字的表面引起豐富的聯想並仔細欣賞,其中包含著“越走越遠”的含義。(俞碧雲:《唐五代宋詞選釋》)包含著比關羽更遠的感情。可以說深情猶在。姚的散曲,“君欲寄,則不還之。如果妳不送易軍君,天氣會變冷。送或者不送房間都難。”主角的難處壹點也不掩飾,內心的矛盾,真實活潑的性格,送與不送的矛盾都向妳敞開了:送吧,怕影響歸期;不發?我擔心我會感冒。正是因為她敞開了心扉,讀者才能直接看到和感受到壹個女人激烈的思想鬥爭。自然庸俗趣味的學校。而這是建立在誠實和真摯感情的基礎上的。
仿佛在唱壹首送別歌:宋代李清照《醉花吟》:“霧濃雲永愁,腦賣金獸。重陽節,躺在被窩裏,半夜,身上的寒氣剛剛被浸透。東籬飲酒至黃昏後,淡淡的黃菊香溢滿雙袖。不死,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元代尚庭《潘妃曲》:“夕陽之外,鬼在病中。恨不應該。我止不住哭得滿臉都是。說妳是壞人才。不要錯過妳的債務。”同理,我寫的是離別後的思鄉之情,但我的文字裏沒有提到“情”字,只寫了“傷心日”和“涼夜”。醉後黃昏,用壹個生動的比喻,就是“失魂”,誇張的“消瘦”。整個詞含蓄優雅,耐人尋味。可以說是“壹轉壹深,壹深壹奇”,獲得了“詩人的三昧”;但歌是人情,是極相思。最後用罵來表達感情,我看到了相思之苦。真的把相思都寫了,不留余味。
另外,兩人都是寫閨閣的恩怨。將宋代晏殊的《采桑》歌詞與元代張可久的《閨思【山坡羊】》歌詞進行比較,也可以看出宋代歌詞的含蓄與元散曲的流行。古人曾說:“言如詩,歌如賦。”“詞之美,在於不言,不言,而寄語”,“曲體無之,而八字竭,曰:‘少聖書,多自然’”,“尤俗而真”。正是因為這兩種不同的風格和表現手法,在讀宋詞時,我們需要仔細思考,推斷細節,講述典故,回憶聯想,但讀散曲時,往往可以壹目了然,抓住主題。
清人曾評價樂有三變,“可以用襯字襯托詞,壹是也,壹是折,韻可重收,二是方言俚語皆可帶動,三是也。就是三者在詩裏都沒有,在音樂裏都有。”它真正抓住了散曲形式的特點。現代人進壹步闡述散曲實際上是自由詩和格律詩的結合,達到所謂“雅俗共賞”,標誌著新白話詩的出現,標誌著詩歌形式的壹次解放。這真是壹個非常中肯的判斷
也可以去百科看看。上面的解釋比較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