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起源
南宋,《世說新語·文學》:“殷曰:‘康博未得我牙之智。”"
成語故事
東晉的時候,有個叫殷浩的人。因為他曾經擔任過“鐘君”的職務,所以被稱為“殷”的。曾任“建武將軍”,掌管揚州、禹州、徐州、兗州、青州等地的兵馬。後來因為戰鬥失敗被罷官,流放到新安(今浙江省)。殷浩很有見識。他喜歡老子和易經,用語錄就能說清楚。
殷浩有個侄子,姓韓,名叫,人很聰明,很會說話。殷浩很喜歡他,但是對他很嚴格。殷浩被流放的時候,康柏跟他走了。有壹次,殷浩看到他在給別人做演講。仔細聽了壹下,康柏說的完全是照搬自己的話,轉述自己說過的話。沒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他露出壹副自鳴得意的樣子。他很不高興地說:“康柏甚至還沒拿到我牙齒後面的汙垢就覺得自己很了不起。我真的不應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