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灰塵
唐高宗統治時期,弘仁法師在祭壇上講學。當時,他有500多名弟子,其中最博學的是大弟子沈繡。字李,尉氏(今河南尉氏縣)人。少年時為儒生,遊學江南,讀經讀史。唐高祖武德八年(公元625年),沈繡在洛陽天宮寺出家。50歲時,他翻山越嶺,不遠萬裏,投身五祖弘忍大滿禪師門下,從事砍柴、挑水等勞動求法。這六年來,他日夜侍奉弘仁,深受弘仁器重,因此被提升為第壹弟子。當時,沈繡被公認為禪宗的繼承人。
據說有壹年,弘忍突然覺得自己老了,想在弟子中找個繼承人。這壹天,他召集了所有的僧人,讓每個人做壹首詩(梵文“頌”,即佛經中的歌詞),以便了解每個人的道行深淺。沈繡深受啟發,當即在殿廊墻上題詩壹首:“我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經常擦拭,不要制造灰塵。"
詩中提到的“菩提樹”,也就是古印度的畢波羅樹,是壹種和楊樹、柳樹、桐樹、槐樹壹樣普通的樹。當時年輕的悉達多太子,經過六年的苦行,坐在壹棵碧波羅樹下成佛,被後人尊為釋迦牟尼。為了欣賞佛陀覺悟生命真理的不朽功德,人們把覺悟真理時給予他庇護的比波羅樹稱為菩提樹,即開悟樹。弘仁法師看後大為贊賞,要求眾僧背誦這首詩。
後來,慧能聽到有人在念魔術表演寫的詩,感嘆道:“聽起來真奇妙!可惜境界不是很高。”晚上,慧能央求壹個會寫字的和尚,在那首優美的詩旁邊,自己再寫壹首:“菩提不是樹,鏡子也不是舞臺。什麽都沒有,所以沒有灰塵。”
慧能的兒子表達了壹種出世的態度,主要是說世界是空的,世間萬物都是壹個“空”字。如果內心是空的,就不需要抗拒來自外界的誘惑,壹切都是擦肩而過不留痕跡。這是禪宗的壹種非常高的境界,欣賞這種境界的人就叫開悟。
弘忍大師看到這個姑娘,就問身邊的人是誰寫的。他壹聽說是慧能,就命人把他叫來,當眾批評慧能:“妳寫的壹塌糊塗,簡直是胡說八道!”說完,又親手擦掉這首詩,然後在慧能的頭上打了三下,轉身離開了。在所有的僧人中,只有慧能真正明白五祖的含義。
那天晚上,午夜時分,慧能來到五祖弘忍大滿禪師的禪房。在那裏,五祖弘忍大滿禪師向他解釋了最重要的佛教經典之壹《金剛經》,並將衣缽傳給了他。
慧能得法後,悄然南返,隱居十五年,才去草溪寶林寺。後來在韶州大梵寺講摩訶般若波羅蜜多法,傳授無相戒。有四十多名弟子遵循法律,如興思,懷仁,申會,玄覺,鐘會和法海。後來,法海收集了慧能的言行錄《六祖壇經》,這就是南宗。五祖弘忍大滿禪師去世後,沈繡去了荊州當陽山玉泉寺,那裏聚集了許多學者20多年。這是北宗。南宗升天後成為禪宗正統,從此獨步天下。由沈繡創建的北宗,幾代人之後就孤獨衰落了。——《景德鎮燈大師洪仁傳奇》
解釋
本來佛教徒修行,就是擺脫物欲,保持內心的清凈。說明完全不受不良習慣和不良風氣的影響。它也被用來形容清潔。後來用來形容安靜純潔。它也被描述為幹凈和沒有壞習慣。後來常用來形容純潔、誠實、品德高尚。
成語及其故事
羅松大京《和林宇錄》卷十:“征伐越國後,脫去富貴,航渡五湖,壹塵不染。”
《兒女英雄傳》第九回:“聽起來老漢壹塵不染,衣袖空空。”
王鎮忠誠的戰士,光輝的壹生:“他(指賀龍)沖出舊營,卻壹塵不染。他能夠努力工作,是壹個革命樂觀主義者。”
曹禺《王昭君》第壹幕:“幾個繡墩散在壹塵不染的石板上。”
趙大年公主的女兒:“院子打掃得幹幹凈凈,玻璃也壹塵不染。”
唐史道氏《法朱元林》:“菩薩若行於旱土山,土將不足,以碧風吹透土山,使之散為塵埃,連壹粒塵埃也達不到佛身。”張松雷《臘月小雪後梅花》:“壹塵不染,芳香入骨,仙風外露。”
佛教有六塵,即色、聲、香、味、觸、法。
顏色:眼睛能看到的東西。
聲音:耳朵能聽到的聲音。
香:鼻子能聞到的東西。
味覺:舌頭能嘗到的東西。
觸摸:身體能觸摸到的東西。
佛法:自覺可以成為約束。
色、聲、香的觸覺對應的是眼、耳、鼻、舌的身心。
佛教僧侶戒癮,保持內心清凈,不受六塵汙染,稱為“壹塵不染”。
易錯用法:很容易用壹塵不染來形容服裝。
例句:眼前出現了壹個納西族的老婆婆,臉上有很多皺紋,但穿著納西族的服裝,壹塵不染。
錯誤的
(壹塵不染,壹般指人品純潔,未沾染惡習;也說明環境很幹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