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是中國成語,源於春秋時期左丘明的《左傳八年成公》。這個成語的意思是能夠迅速順利地接受別人的正確意見;壹般在句子中做謂語、賓語、定語。
事實上,晉軍第壹次準備進犯蔡的時候,大部分將士都是同意的,而欒樹卻聽了少數人的意見。壹個士兵問欒樹:“聖賢總是聽取多數人的意見,所以才能成就大事。目前我軍第六軍將輔助十二人,除元帥外十壹人中只有三人不主張攻蔡。為什麽不聽聽多數人和少數人的意見?”
欒樹說:“他們三個的意見都是正確的,正確的意見才真正代表大多數人的意見。我聽他們的正確意見有錯嗎?”
由於欒樹能正確聽取下屬的意見,當時人們都稱贊他說:“欒樹聽取好的、正確的意見,像流水壹樣快而自然。”
成語解析:博采眾長。
像溪流壹樣給予忠告,意味著傾聽直率的忠告,就像水從高處流下壹樣迅速而自然;形容樂於接受批評。兩者都有願意接受意見的意思,但含義有區別:“願意接受建議”側重於願意接受別人的建議;好的建議重在願意接受正確的意見。
建議僅指接受大臣、晚輩、朋友的建議,適用範圍較小;“好建議”不僅可以用於上對,也可以用於同行,還可以用於下對,適用範圍很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