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結筆記是文字發明之前人們使用的壹種方法。也就是在繩子上打個結來紀念。在古代,中國和秘魯的印第安人都有這個習慣,就是到了現代,壹些沒有文字的民族還在用結繩記事。在書寫發明之前,人們使用壹種記錄的方法。也就是在繩子上打個結來紀念。在古代,中國和秘魯的印第安人都有這個習慣,就是到了現代,壹些沒有文字的民族還在用結繩記事。
打結筆記相對於那個時代是非常先進的記錄方式,配合語言使用會事半功倍。壹旦掌握了音符的打結方法,就再也不會忘記,不像上面這種情況,時間久了就會忘記壹個結的意義。打結其實很復雜,甚至比壹個現代詞還要復雜。
顏色方面,人類至少可以用七色和黑白,* * *九色賦予其意義。
從材質上看,繩子可以用動物毛繩、樹皮繩、草繩、麻繩等。各種材質的繩子有幾十種。
從粗細來說,至少可以分為粗、中、細三種不同規格的繩子。
從經緯上看,有橫繩、縱繩、主繩、分繩。
以上,我們可以形成最基本的幾百個結字,組合起來可以做壹個完整有效的記錄。現在假設壹個部落打敗了另壹個部落,這個部落得到了三十只羊,四十只雞,二十個男囚犯和三十個女奴隸。妳是怎麽記錄的?
用壹根水平的粗繩子,繩子塗成紅色(假設這裏紅色代表成功和慶祝),這裏有四根繩子。第壹根繩子是羊毛做的,繩子上段有三個結代表“三”,末端有壹個大結代表“十”。第二根繩子是用麻繩織成的。編織時將雞毛綁在壹起,然後上段標壹個“四”,末端標壹個大結。第三根繩子,用男人頭發上的麻繩混合,織成“中等粗細”的繩子來象征男人,上段是“二”,末端是“壹”。第四根線,用女人的頭發混合麻繩編織而成,象征著女人更加柔弱,上面壹個“三”,後面壹個“壹”。
妳看,多具體,多有效。壹根紅色(勝利)粗繩子下面有四根繩子。第壹根是羊毛的,上面有“三”和“十”,第二根是麻繩,上面有雞毛和“四”和“十”。第三個是麻繩黑毛,比較粗(男),標有“二”“十”。第四根是麻繩和壹根細毛的繩子(女人),標有“三”和“十”。
如果這個部落殺了這些被俘虜的男人,只要代表20個男人的第三根繩子被塗上了血,就說明這“兩個”和“十個”男人在“流血”(意味著死亡)。
但是,打結筆記最大的問題是,表達起來很繁瑣,很麻煩。編譯需要時間,保存起來非常困難。能表達的意思真的很有限。與甲骨文相比,太過繁瑣和累贅,所以最終被淘汰。然而,這並不意味著這種古老的記錄方法毫無用處。甚至有可能所謂的“八卦”是由結繩筆記演變而來,壹個結代表“陽”,相鄰兩個結代表“陰”,摒棄了各種復雜的材料和色彩,簡單地用結來表達意思。但這種方法可能不如甲骨文的實用,最終演變成了壹種玄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