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書是古代書信的標題。在紙出現之前,信件大多寫在白色的絲綢上。為了在傳遞過程中不被損壞,古人常把字母綁在兩片竹簡裏,刻成魚形,故稱魚書。以前有個成語叫“魚書大小素”,就是這個意思。
韓彩詠《長城洞飲馬》雲:“客自遠方來,留我壹對鯉魚。胡二煮鯉魚,有書在其中。”古人寄書於魚腹,大概就是魚書典故的由來,頗受詩人喜愛。
《全唐詩》有韋臯《贈玉笛》(談《憶玉笛》):“黃雀已在題幾春,吾將長江不見魚書留為美人,以寄相思夢入秦。”
古代朝廷任免州縣長官時所發的魚符號和字母。宋·陸遊《寄興》中曾有這樣壹首詩:“誰寄小路去鳳凰闕?別讓小呆伺候魚書。”張明黃巖《送金我馮奉禦用倭寇》詩曰:“端午臥斧,魚書哭抱豹衣。”
有趣的是,西方也有“魚書”。17世紀的英國,有人在市場上買了壹條大魚,發現魚肚子裏藏著壹本書。這本書雖然充滿了魚腥味,但是用帆布包裹著,保存得很完整。
原來這本書的作者是約翰·弗萊特,他是在長期被囚禁的狀態下寫的這本書。最終,約翰·布雷特被處死,但這本書卻被保存了下來,因為它被藏在壹條魚的肚子裏。《魚肚集書》的故事名為《書與魚》,表達了人們對這本書傳奇經歷的驚嘆。
古人“觀魚”之初,不是審美,而是實用。除了實用性,還融入了想象的趣味。山海經介紹各種奇形怪狀的魚。
比如《南山經》裏說,南山山系裏有壹座山叫驪山,山裏面全是水。水裏有壹種魚很特別,綜合了鳥、牛、魚、蛇的特點,有治腫疾的功效。“長得像牛,住在陵墓裏,蛇的尾巴有翅膀。它的羽毛在下巴下面,它的聲音像壹頭牛。
據《西山經》記載,潁上山上有壹種魚,蛇頭魚身六條腿。吃了它可以避禍,被稱為冉義遺風。“魚身蛇頭六足,眼如馬耳,人吃之不瞇,可辟邪。"
這是古人誇張的想象還是真實的?我不知道。只能說,“觀魚”活動最初承載了古人對美好生活的想象和渴望,帶有濃厚的神話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