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1.齊策四,戰國策:“狡兔三窟,只避其死耳。”
2.戰國時期,馮諼(讀作:xuān)對孟嘗君說:“狡兔三窟,方免死。”於是他出謀劃策,為孟嘗君做了三件大事,鞏固了孟嘗君的地位。
3.羅鳴管仲《三國演義》第六十回:鷦鷯尚且壹個,狡兔尚且藏三窟,何況人。
擴展數據:
同義詞:以花代樹,掩人耳目
嫁接是指將壹種花木的枝或芽嫁接到另壹種花木上。比喻通過暗中改變人或事物來欺騙他人。
掩人耳目就是堵住人的耳朵,掩人耳目比喻迷惑人,欺騙人。出自《大宋遺風》恒基:“雖欲掩人耳目,不可得也。”
相關故事:
齊國宰相孟嘗君手下有壹個叫文豐的食客。他足智多謀,能說會道,被派到薛那裏去討債。文豐問孟嘗君討債後買什麽。主持人回答:“我缺什麽妳就買什麽。”到了薛,見欠債的都是貧困戶,當即以的名義,宣布將債務壹筆勾銷,燒毀貧困戶的債務契約。
見到文豐後,孟嘗君問他給自己買了什麽。文豐說:“妳什麽都有,我只給妳買了仁義。”當知道以他的名義免除了薛很久的債務時,他又氣又惱,卻無可挽回,很無奈。
後來,廢了的相,於是他只好隱退,去過薛的生活。薛人聞知來了,扶老攜幼,步行數十裏來迎。這時,他才恍然大悟,為他買來的仁義價值所在,連連感謝馮燴。
文豐說:“狡猾的兔子有三個洞穴,只有它的死耳朵可以避免。今天有個山洞,我得躺著,沒有高枕。”意味著狡兔三窟脫離了死亡的危險。妳只有住的地方,不能高枕無憂!這就是成語“狡兔三窟”和“高枕無憂”的由來。
百度百科-狡兔三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