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大全 - 成語的來源和意義

成語的來源和意義

◣的典故表明,在戰國時期,國家經常互相攻擊。為了阻止戰爭的蔓延,讓人民過上安定的生活,孟子周遊列國,勸說君主實行王道,重視仁義,以改變這種好戰的風氣。有壹次孟子去見梁,梁說:“我真是盡心盡力治理國家啊!河內鬧饑荒時,把河內的災民遷到河東,河東的糧食運到河內救災。河東遇到災荒,也是這樣處理的。再看周邊國家,沒有壹個君主像我這樣用心,但是周邊國家的人民沒有減少,我們國家的人民沒有增加。原因是什麽?孟子回答說:“妳壹向喜歡戰爭,所以我就用戰爭來比喻。戰鼓齊鳴,兩軍刀劍早已交鋒。戰敗的士兵拋棄了頭盔和盔甲,拖著武器逃跑了。有的逃了壹百步才停下來,有的跑了五十步才停下來。如果逃了五十步的人取笑逃了壹百步的人,就說他膽小。妳怎麽想呢?梁對說,“這是不對的。只是妳沒跑壹百步,跑走五十步也是跑走!孟子說:“妳既然明白這個道理,就不必指望別人比妳的鄰居多。不管人民是生是死,我們怎麽能指望更多的人加入我們呢?”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五十步笑百步”,用來形容妳和別人有壹樣的缺點或錯誤,卻自以為是,嘲笑別人。

五十步笑百步的原意:戰爭中退五十步的士兵取笑退壹百步的士兵。比喻:兩個人雖然犯了同樣的錯誤,但是錯誤少的那個人會取笑錯誤多的那個人。以《五十步笑百步孟子》為例。梁王王輝說:“我忠於我的國家。”。河內若兇,則民移河東,粟移河內;河東也兇。考察周邊國家的政治,沒有所謂我的意圖;鄰國沒有更多的人,我的國家也沒有更多的人。孟子對他說:“王好戰,請用戰爭的比喻:鼓滿了,就拿起兵器,棄甲拖兵而走,或百步後停,或五十步後停。”鍋嫌壺黑怎麽辦?鈥檚:鈥檚不,不是百步直,但也是步行。“如果王知道這壹點,就沒有希望比鄰國的人多了。補充:戰國中期,有個叫梁的君主。為了擴大地盤,積累財富,他想出了很多辦法,把人民趕到戰場上為他而戰。有壹天,他問孟子:“我為國盡了力!“如果河內年景不好,我就把河內的災民遷到河東,把河東的糧食轉運到河內。河東鬧饑荒的時候,我也想辦法救災。看看鄰國的國王。沒有人像我這樣做過。但是周邊國家的人民並沒有大量逃亡,我國的人數也沒有明顯增加。是什麽原因?”2006-12-09 23:43:18補充:孟子回答:“陛下喜歡打仗,我就以戰爭為例。戰場上,戰鼓壹響,雙方士兵刀對刀,槍對槍。戰敗的壹方扔掉頭盔和盔甲,拖著劍和槍,逃命去了。壹個人逃了壹百步,另壹個人逃了五十步。這時候,如果逃五十步的嘲笑膽小的逃百步的,妳說是不是?”梁對說道,“當然不是。他就是沒逃到百步,也逃了!”孟子說:“陛下既然明白這個道理,又怎麽能希望自己的人比鄰國的人多呢?”補編:epoch times/B5/2/11/19/c 9423。

參考:雅虎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