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j和y á ng q和ng zhuó
解釋:把汙水沖走,讓清水上來。比喻消滅不好的,發揚好的。同“顛簸而晴”。
來源:語出《死屍君之》雲:“水有四德.....清則濁之,蕩去我之穢,亦正也。”北周庚欣《文北唐》:“仁滌埃之氣,義激濁。”
示例:
同義詞:渾濁與清澈。
反義詞:
語法:作謂語、賓語、定語;比喻清除壞人。
(激濁,激濁)
見“濁則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