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交通工具有:
1,騾車,也叫轎車,是壹種有騾驅動軸的車。據陳玉成先生介紹,騾車是辛亥革命前北京主要的載人交通工具。項有“北京汽車”的美譽。騾車由四部分組成:車體、車輪和車軸、車廂外殼和套件。車身由軸、前板、車廂、後端四部分組成。主體是車廂。車廂有圓頂形的天花板、門和窗戶。官方的騾車輪子更高,輻條更細。車的輪轂是凸的,車軸略長。俗稱“陜西腳”。普通騾車的車輪俗稱“笨腳”,跑車的車輪特別重,以免翻車。北京騾車的車軸(軸承)很有名,開車時會觸發非常清脆悅耳的聲音。車跑得快,聽起來就像京劇的鼓板“單皮”“抽絲”。只有北京的工匠才有制作這種車軸的技術。汽車外殼可分為內殼和外殼。外圍用藍布,卷起來離車底盤大概半尺。卷起來的部分改成雜色緞,有黑緞邊,叫挽臂。內圍,下部有雜色緞子和黑邊,稱為睡眠艙。上部和屋頂多為白色或淺藍色。夏季,外圍兩側開啟大小不壹的屏風。紗窗上面加壹塊藍布遮陽,紗窗下面熏黑絲飛,叫小簾。車前還有壹個遮陽傘,叫大簾。太陽落山或者晚上開車,大簾子已經不需要了,就拆掉了。夏天為了車廂通風,去掉了內圍,只留下臥鋪車廂和車頂,四周罩上窗簾,防止陽光照射。下雨天,車上蓋著油布。冬天,汽車覆蓋著灰色或黃色的雪頂。馬具包括馬鞍、夾板、籠頭、韁繩等。騾子在驅動軸時使用。馬鞍較大的叫大馬鞍,多為王公貴族和滿族婦女所坐。三個馬車夫,兩個帶著轅,壹個帶著騾子,都走著。還有壹種小鞍車,用途廣泛,大家都可以坐。清末,壹些紈絝子弟在馬鞍車的制作和裝飾上競相成功。北京騾車上用的騾子多是陜西人,人稱“西口”,尤其是脖子長、胸寬、腰細、脛細的騾子。另壹方面,緞黑、雉雞紅、菊花綠、針隱墨、香綠是最好的顏色。北京的車把技術高超。在最繁華的大柵欄,道路只允許兩輛車撞上樞紐,北京的騾夫可以避開人車,事故很少。過去,北京的騾車用於個人和商業用途。自用,不用多說;業務是專門拉客人的。但只有壹個“站”。所謂“站口”,就是騾車經營者白天在固定的胡同口等候乘客就坐。剛開始自己開的車多了,收入增長了就再綁壹輛,可以雇人代駕。
2.騾擡轎子是壹種由兩頭騾子驅動的轎子。這種交通工具本質上就是轎子,但這種轎子不是兩個人擡,四個人擡,八個人擡,而是由騾子前後擡著轎子,所以叫騾子擡轎子。這種車比普通車稍大,可以坐兩個人。車上有被褥,可以躺下,是適合長途旅行的交通工具。壹般壹天能走幾百裏。路上有兩個人趕著騾子,壹個步行,壹個騎著驢。
3.驢車是由驢拉的車。過去,北京有許多驢車。後來騾車、馬車興盛,驢車日漸減少。驢車也分自用和商用。個人用的驢車,比如糧店提供的,用來送貨。郊區的農民有自己的驢車拉糞進城或者賣水果蔬菜等農產品。驢車是用來拉乘客的。有“站在口邊”和“跑在門口”兩種。“待命”的人,就像商務騾車,在某個地方等著招壹個客,或者送壹程,或者包車來回。“跑壹趟”又叫“跑海”或“跑壹趟車”,即趕著驢車沿壹定路線來回拉客。以前天橋到永定門,東四到朝陽門,西直門到海澱都有公交車。火車從某地到某地是有價格的。因為這種車比較簡單,價格也很便宜。早到的乘客搶前排座位,比較舒服。後來者盤腿坐在車廂裏,更是苦不堪言。最後上車的人只能坐在車尾,有被撞倒的危險。民國以後,這種驢車逐漸消失。
4.牛車。以前北京的牛車主要是慈善鑄造廠用來接嬰兒屍體的。牛車上有個大木箱,後面開了個洞。洞上掛著壹塊黃布匾,上面寫著“陸地善待航海”的字樣。每天天壹亮,育嬰室裏就有人開著牛車到處跑,遇到嬰兒屍體就撿起來,從洞裏放進牛車上的大木箱裏。壹些被接走的嬰兒還沒有過期,但他們仍然可以被拯救並在托兒所被收養。
5.羊車是壹種由幾個人特制的小巧輕便的敞篷車,由壹只山羊駕駛。可以用來載壹兩個孩子出去玩。
6、騎驢,驢是既容易飼養又有馴服耐力的家畜。騎毛驢代替走路既方便又容易。從前,北京有很多騎驢的人。康熙十五年(1676)五月初壹,北京刮起了大風。有人騎著毛驢路過正陽門。風累了,倒在崇文門,人和驢都平安。北京也有人養毛驢,請乘客騎。從新街口到西直門,交口到安定門,東四到朝陽門等街道,都有很多這樣的生意驢。從玄武門到白雲觀,有更多的驢供人們去白雲觀廟會、朝聖或遊玩。所以,今天宣武門的東河壹帶的街道,以前叫幹綠城。這裏的驢似乎更有靈性。雇客付錢騎上後,驢主動馱著雇客,快步跑向白雲觀,等著雇客下來。早在白雲觀的合夥人趕驢人把驢拉到客人面前,用手拍了拍驢,驢自覺跑回驢市。這大概是因為這種驢日復壹日,年復壹年地往返於甘露城和白雲寺之間,獲得了經驗。驢不僅可以供人騎,還可以載貨。
7.駱駝,天性溫順,吃苦耐勞,馱貨比騾子好。以前北京西郊的石景山和南郊的南苑都有很多靠駱駝生活的駱駝戶。他們養幾頭駱駝,或擡腳,或經營生意賺錢謀生。壹個背包客就是給別人運貨,掙錢。跑業務就是拉著駱駝去外地運輸貨物,既賺錢又盈利。以前北京的駝主主要是從門頭溝運煤,從大灰廠運駝灰,從西山運駝柴等。,並在北京發貨或銷售。駱駝是按“柄”拉的,多的8,少的6。壹般壹人拉壹個。為了在路上互相幫助,他們經常結伴而行。但民國以後,現代交通逐漸發展,對駱駝隊進京有了新的限制,只允許三只壹只。如果有六八個,前後就有六七八九尺長,影響市內交通。以前北京的駱駝都是從嘴外賣的。據陳琪先生說,他的曾祖父靠在他的嘴外賣駱駝發了財。不過拉駱駝主要是在春、秋、冬三季,尤其是冬季。夏天要趕駱駝去嘴外吃草。
8.人力車又稱洋車或“橡皮”,是清末從日本傳入中國的壹種人力載客汽車。這種車的外形在電影電視裏見過。兩個輪子支撐著壹輛半圓形或方形的馬車。汽車前面有兩個長把手。壹個人坐在車裏,壹個司機拉著車跑。第壹輛人力車出現在北京,名為錫車(車輪為鐵制,故名),是日本人送給慈禧太後的(現陳列於頤和園)。後來有人在北京仿制,所以清末北京街頭多見鐵皮車。民國以後,汽車的造型有了很多變化,鐵皮旋轉成橡膠輪,半圓形車廂。有黑色、棕色和黃色的。當時虎坊橋上的“西福星”,崇外上條上的“東福星”,東華門街上的“茂順”,西四上的“華鑫”,以及“啟順”、“雙和順”、“悅來”等品牌,都是知名的人力車制造商。有錢有勢的人和名人的房子,往往自己買人力車,雇專人拉。大量黃包車是壹些車廠的,窮司機租車拉客;比如朝陽門大街上的“劉媽”車廠,“盛世”車廠,崇外上頭條的“五福廳”車廠,規模都很大,都有壹兩百輛車。有些車廠只有二三十輛車。在老北京,人力車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在路口和胡同裏,經常有三五輛或者十幾輛人力車在等座位。特別是在影劇院、飯店、澡堂、東安市場、西單商場、賓館、火車站、立交橋、公園、八大胡同(妓院)等地方,等候客人的人力車更多。人力車夫分白班和夜班,拉包月車和拉座車也有區別。比較有名的人力車夫還得了“伊彥兒”、“伊犁馬”、“華Ku腰”等綽號。在舊社會,北京的黃包車夫極其辛苦和悲慘。他們忍受著汽車廠主的殘酷剝削,經常被壹些流氓警察勒索。每天早出晚歸,滿大街跑,掙幾塊錢糊口。新中國成立後,人力車被徹底廢除。
9.三輪車只出現在20世紀30年代末的北京街頭。據任有德先生回憶,北京第壹輛三輪車是侵華日軍送給漢奸蔣朝宗的。後來三輪車逐漸增多,成為北京重要的交通工具之壹。三輪車由司機騎,比人力車省力,可以拉兩個人。北京街頭仍有載人三輪車。載貨的三輪車是平的,叫平三輪。
10,手推車,是獨輪車的壹種。車輪在車身下面,居中。兩個車把在後面,車把兩端系壹個蝴蝶結。壹個人推車時,脖子後面和車肩被遮住,雙手握著車把,推動車輪向前跑。輪軸原來是木頭做的,推起來又重又費力。開車時車軸摩擦耳朵,發出吱吱嘎嘎的聲音。改進後是膠輪軸承,省力無噪音。手推車功能廣泛,可以載人載物。在舊社會,北京賣水、賣菜、賣糞的人,以及運土、運糞、運莊稼、運糧食的農民,大都用手推車。
11,喜三廂,白三廂。過去北京的老百姓也是坐轎子。壹般婚禮用的轎子叫喜轎,葬禮用的轎子叫白轎。婚禮轎子是新娘出嫁時用的。壹般是紅色轎子,有四個轎夫,前面兩個,後面兩個。有些地方,除了紅色的轎子,還有兩座綠色的橋,是男方的妻子和女方的妻子用來送別的。20世紀20年代以後,新式婚禮開始流行,北京人逐漸改用馬車或汽車來慶祝他們的婚姻。白色的轎子是過去富裕家庭服喪時使用的。參加葬禮的晚輩乘坐白色轎子是老北京的習俗。如果壹個女人結了婚,未婚的女人就不能坐白色的轎子。
12,肩扛肩扛。肩挑,俗稱“窩脖兒”,是老北京的壹個行業。幹這壹行的人主要是搬人或者給別人送嫁妝。極少數的“沃波爾工匠”為皇室搬運貴重的陳設品,這樣的“沃波爾工匠”屬於皇宮大殿的繩倉。窩脖子是需要壹定技巧的。壹般人是不會“窩”那些又長又高又重又易碎的物件的。他們的“窩”法是把要運輸的物件放在壹塊長壹尺半、寬壹尺七八的長方形木板上,用軟繩捆綁。然後他們把它舉起來,放在沃博內克的肩上,下面墊著壹個棉墊。Wobo內克人壹只手拿著這個物體,壹只手來回擺動,直視前方,快速大步前進。到達目的地後,還是要兩個人接肩。“窩脖兒匠”除了能扛在肩上,還需要有跨步和拆裝各種家具的技能。晚清北京著名的“窩脖兒”範茂貴,只用了4天時間,就把壹只60斤重的青銅獅子“窩”到了遵化馬蘭峪的慈禧太後陵墓。背著就是倒黴,連人都背著。清朝末年,北京下大雨,街上積滿了水,普通人很難通過,於是就有了背著人過街賺幾文錢的人。至於舊社會賣菜、賣魚蝦、賣花、賣煤鋪煤、賣灰鋪灰、賣酒樓酒菜的,多半是有責任的。肩扛、肩扛、肩扛都是以人力為基礎的交通方式。
13.船舶是水路運輸的主要手段。古船也是五花八門。明朝就不用說了,有黃船(禦用)、馬船(從川滇運馬,永樂遷都北京後運官物)、快船(海戰用)、海船(西洋用)、補給船(皇家捕魚用)、後湖船(在南京後湖,觀光用)和戰船。(2)清代有糧船(用於水上運輸)、戰船(區別於近海戰船和內陸戰船)、水郵船(用於水路驛站)、派遣船(包括沙船、方便船、黃快船、建虎船、建宣船、河道派遣船等。,由政府隨時派出)、救生艇(專門用於河流急流險灘緊急救援)和浮動艇。但在北京能看到的只有黃船、糧船、水郵船、浮梁擺渡。黃船,在上面“禦運”部分,曾經講過龍舟,屬於黃船等等。《明慧典》載:“國之初,造黃船,大小為禦用。到弘熙元年(1425),動物37只;正統十壹年二十五(1446)。其中10個經常被留在史靜河下面聽。”(4)楊集齋收藏的明代留在京皇城西園太業池的所謂“澎島龍飛”,是明代留在史靜湖中的黃船之壹?頤和園內有清乾隆二十年(1755)雕刻的石舟,光緒十九年(1893)稍加改建,改名為清宴舟。雖然這只石船只是象征性的,沒有實際價值,但我們可以通過它想象明清時期黃船的樣子。明初南京後湖(玄武湖)的船只可能與它們類似。
14.運糧船是專門用於水上運輸的船只。海上運糧船叫避風船,河上運糧船叫淺船或剝船。北京作為金、元、明、清四朝的帝都,糧食供應和財力完全依靠東南。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沒有大規模的漕運,就沒有北京千年帝都的歷史地位。正因為如此,當年北京有很多運糧船。永樂初,無論是海上運輸的遮洋船,還是運河運輸的淺水船,都可以從直沽(今天津)到達通州。後來只有冀州的俸祿用洋蓋船運輸,北京和通州的府庫糧食都用淺船運輸。明朝萬歷年間,用淺船將370萬石米糧運到北京和通倉,而用蓋洋的方式運到冀州的軍糧只有24萬石。同時,中國有***12143造船,其中淺船占95%以上。根據文獻記載,壹艘400材料的淺船,底長5英尺2英尺,頭長9英尺5英寸,尖長9英尺5英寸,底寬9英尺5英寸,底頭寬6英尺,底尖寬5英尺,頭獅寬8英尺,尖獅寬7英尺,梁頭65,438+04座,底板厚2英寸,托盤厚65,438+0英寸7分鐘。造這麽壹條淺船,七根楠木,壹個矮楠木方,壹個矮楠木方,壹個矮楠木方,壹個矮楠木方,壹個矮楠木方,壹個矮楠木方,壹個矮楠木方,壹個矮楠木方,壹個矮楠木方,壹個矮楠木方,壹個矮楠木方,65,438+0矮榆樹方,五個矮雜木方,三個短節,用了700斤釘子,200斤亞麻,200斤油灰,30塊桐⑤清代剝糧船的大小發生了變化。比如順治初年建造的糧船,底部長5尺2寸,中間寬9尺5寸。龍口梁和風梁的寬度只有65,438+0英尺4英尺,截斷梁的寬度只有9英尺。船體尺寸與明代淺船相似。康熙二十二年(1683),各省糧船樣式改為長7尺,寬65438尺,比以前更大。乾隆五十年(1785),決定北河官設1500條剝船,每條長5尺8尺,中寬1尺,背寬8尺1寸,九個艙室。
15,水怡船是水路驛站專用船。不記錄風格。明代通州有水驛,必有水驛船。
16,浮梁擺渡是壹種以船為橋過河涉水的交通方式。據《清正典》卷939記載,康熙十八年(1679)“順天通州設橋船五十艘,三河縣產河配船六艘。”此後,通州仍有44座橋船。康熙五十壹年(1712),通州橋船拆二十二年為定額。此後,通州有22座橋船。雍正元年(1723)“古北口灤河設渡口4座,交由防洪官。”乾隆五年(1740),題批“直隸古北口渡口爛,不設二渡,加橋船14艘。”作為浮梁擺渡,需要耐用,不需要精心裝飾,所以這種船和馬車、騾車壹樣,樣式簡單,制作省力。
無論黃船、糧船、水郵船、浮梁擺渡,除了順水時的水力,順風時的風力外,船夫的拉劃是主要手段。換句話說,還是壹種以人力為主的水上運輸。
17,騎馬。在古代,馬是壹種重要的交通工具。本文主要介紹馬。
在歷代的驛站裏,都有許多馬匹供遞送文件的人或過往的官員騎用。馬跑得又快又遠,士兵沒有它是出不去的。但在北京,文武大臣,除了少數高官,都是騎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