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國的都城邯鄲,自漢、趙、魏分晉以來,數百年間壹直是國都。至今已有3000年的歷史,不僅奠定了它的歷史地位,也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以邯鄲為中心的趙國發生了許多歷史故事,給後人留下了許多成語典故。這裏有幾個例子:
1,邯鄲學步:邯鄲,戰國時期趙國的首都。學步,學習走路的姿勢。這個成語比喻生搬硬套,不僅學不進去,還會失去固有的技能。出處《莊子·秋水》。
2.圍魏救趙:比喻避實就虛,以他處危機,逼敵後退。來源《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3、騎射:胡,中國古代指北方和西部民族。服裝,服裝。騎射,騎射。戰國時期,趙武靈王進行了壹次軍事改革,采用胡人的服裝代替了中原地區傳統的寬袖長袍行軍服。騎馬射箭取代中原騎馬的戰鬥模式。“胡夫騎射”也叫軍事改革。來源《戰國策·趙策二》。
4、負荊請罪:荊:荊條,落葉灌木,古時可作刑杖。要憋屈,要帶刺,就是要認罪,要受罰。這個成語的意思是主動向別人道歉,要求懲罰。來源《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5、脖子的轉折:脖子切了又切。友誼,友誼,友誼。比喻友誼深厚,可以生死與共,* * *朋友患難與共。來源《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6、遵紀守法:追求公務,遵紀守法,指遵守國家法律法令,不違法謀取私利。來源《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7、紙上談兵:戰國時期,著名的趙國名將趙奢的兒子趙括,年輕時學過兵法,善於論兵,但他的父親卻不能與他爭辯。後來他繼承廉頗為趙江,只抄兵法,不知變通,結果慘敗。後來這個成語用來比喻不聯系實際,只靠書本知識講理論是解決不了實際問題的。來源《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8、膠柱鼓樂器:樂器,古代弦樂器,形似阿正。被調音的短木塊。當柱被卡住時,音調不能改變。比喻固執、呆板。來源《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9、壹字九鼎:九鼎,古國之寶,象征九州,相傳為於霞所鑄。這個成語比喻說話有分量,說話有效果。來源《史記·平原君列傳》。
10,男人有所作為:原因:依賴。意思是依靠別人把事情做好,享受成果。來源《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11,毛遂自薦:毛遂是戰國時期趙國平原君的客人。自我介紹,自我推薦。後來,這個成語用來表示自告奮勇,推薦自己從事某項工作,以便抓住機會,創造機會,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來源《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12、優柔寡斷:比喻思想上有顧慮,但下不了決心。來源《戰國策·趙策散》。
13,照在妳身上,冰比水還冷:藍,藍草。靛藍是從蘭草中提取的,但顏色比蘭草深。冰是由水凝結而成的,但它比水冷。後來,這個成語用來比喻學生比老師好,或者後人比前人好。來源是荀子的勸導。
14,破釜沈舟:水壺,鍋。船,船。砸鍋做飯,鑿沈船,比喻下定決心,不在乎。來源《史記·項羽本紀》。
15,從墻上看:墻,營地。原意是人們在打仗,站在營地上觀看。後比喻置身事外,靜觀成敗。來源《史記·項羽本紀》。
16:黃河壹夢:唐的《枕邊故事》講的是魯生在壹家旅館遇到壹個道士,給他壹個枕頭睡覺。此時,店主剛剛煮好壹鍋黃米。他睡著後,享受著夢中的壹切榮華富貴,醒來時,黃米還醒著。後來,這個成語用來形容壹廂情願的想法是失敗的。也比喻虛幻的夢想和欲望幻滅。來源《在枕頭裏》。
作為中國古代五大名城之壹,邯鄲不僅在歷史上占有輝煌的壹頁,而且在文化上也留下了豐富的遺產。據不完全統計,與趙、邯鄲歷史有關的成語典故有100多個。
除了成語,它還是許多歷史事件的參與者。趙武靈王為胡夫策馬飛馳,魏武帝在這裏重建鄴城,勇士蘭陵的英姿消失在其中。可以說,這是壹座被厚重的歷史銘記和鐫刻的城市。這座城市三千年沒有改名,真的很大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