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原意是思念遠方的妻子,期待晚上的相聚。後來壹般指親朋好友聚在壹起談心。
出自:唐李商隱詩《雨夜給北方友人的字條》:“何必共剪西窗燭,卻談晚雨。”
我們什麽時候可以坐在家裏的西窗下,剪著蠟燭,聊著晚雨裏的場景?
例:與兒子牽手壹生,不離不棄,白頭偕老。同甘共苦,同甘共苦。盈盈剪西窗燭,閑話滄桑。即使我的兩鬢斑白,我也壹起看夕陽。永遠愛妳!
擴展數據
創作背景
這首詩選自《玉溪史聖》卷三,是李商隱在巴蜀(今四川)時所作。因為長安在巴蜀之北,所以題為《雨夜給北方朋友的字條》。
南宋洪邁編著的《唐詩壹萬首》中,這首詩的題目是《夜雨》,意思是這首詩送給妻子。在他們看來,李商隱去東川是在大中五年(851)七月,王死於這壹年夏秋之交。李商隱過了幾個月才得知妻子的死訊。
雨夜給北方朋友的字條是施立詩歌的標題,“北方”指的是北方的人,可以指妻子,也可以指朋友。有人認為是作者妻子王去世後所作,故不是《寄內》詩,而是贈長安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