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衍聖公”,是孔子嫡派後裔的世襲封號,開始於西漢元始元年,當時平帝為了張揚禮教,封孔子後裔為褒侯。之後的千年時間裏,封號屢經變化,到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改封為衍聖公,後代壹直沿襲這個封號。而到了公元1935年,民國政府取消“衍聖公”,改為“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生於1920年的孔德成先生,便成為末代衍聖公,首任祭祀官。2008年,伴隨著孔德成先生的去世,“衍聖公”也就劃上了句號。
衍聖公是壹個封爵名,為孔子嫡系後裔的世襲封號,各朝皆置。
早在戰國時代,孔子曾孫孔白、七世孫孔穿、八世孫孔謙即為齊、楚、魏、趙等國所爭聘。
秦始皇時,封九世孫孔鮒為魯國文通君,拜少傅。
漢高祖十二年,封孔鮒弟孔騰為奉祀君,為孔子嫡系世襲受封之始。 衍聖公封爵始於西漢平帝元始元年,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漢元帝封孔丘後人為褒成君,後歷代皇帝不斷加封。漢元帝封孔子十二代孫孔霸為“關內侯,食邑八百戶,賜金二百斤,宅壹區”。這是封建帝玉賜孔子後裔府第的最早記載。
漢平帝為張揚禮教,封孔子後裔為褒侯。
漢元帝時封十三世孫孔霸為褒成侯,除漢哀帝封十四世孫孔福為殷紹嘉侯,漢明帝封十八世孫孔損為褒亭侯,漢安帝封十九世孫孔曜為奉聖亭侯外,兩漢封號仍以褒成侯為主。曹魏改號宗聖侯。晉、南朝宋改號奉聖亭侯。
北魏稱崇聖侯,北齊改恭聖侯。北周時,晉封鄒國公。隋朝,文帝封鄒國公,煬帝改紹聖侯。
唐初,封為褒聖侯,開元中,孔子被謚為文宣王,乃改褒聖侯為公爵,仍以文宣為號。
宋仁宗至和二年改文宣公為衍聖公,後代相沿不改。
中華民國
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國民政府廢清朝世爵,改衍聖公為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仍世襲。
2008年
末代衍聖公、時任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孔德成先生去世,“衍聖公”封爵名宣告結束。此後從2009年起,繼續保留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稱號,並世襲。孔子第79代嫡孫孔垂長是第二任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