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詞中大量使用典故不算是?掉書袋?,使用典故的原因有二:其壹是用典表意抒情;其二是當時風氣影響。
壹、用典表意抒情運用典故可以說是壹個具體且簡練的方式來表達寫作的意圖,來抒發自身的情感,每壹個典故都有自身獨特的故事,也表達著獨特的情感,短短二三字,就可以讓眾人感受到這壹濃郁的情感。此外,?掉書袋?的意思是故意賣弄,而且是生搬硬套,而辛棄疾的用典必然是與自身的情感相契合,並且往往可以達到壹種回味無窮的感覺,比如《摸魚兒》中?君不見、玉環飛燕皆塵土?以此表達出自身的愁苦,有壹種獨特的韻味。
二、當時風氣影響在宋朝,本就有壹種追尋前人的風氣,強調著?無壹字無來處?的想法。黃庭堅曾提出過?點鐵成金?奪胎換骨?等技巧,其中?奪胎?就是需要化用前人的典故以及藝術技巧。這種想法的提出,可以說是影響到了壹大批人,或許在有意無意之間,辛棄疾也認同或契合了這壹種想法,化用前人的典故,同時進行巧妙地組織與創新,讓之前的情感、含義得到進壹步的闡發,讓文章內涵得到更進壹步的發展。所以說,他們的創作不是循規蹈矩的,不是停滯不前的,而是在汲取前人精華的過程中,再進行自身創作的過程。
三、辛棄疾的影響辛棄疾在宋朝可以說是不容忽視的壹個大家所在,他對詞的發展有著大力推動之功,開拓了詞的題材,開創了?以文為詞?等等技巧,同時剛柔並濟,在豪放之余又有曲折之感。可以說,辛棄疾在宋朝影響了壹大批的後繼詩人,而他們也被稱為?辛派?,從中可以看出辛棄疾影響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