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詞典 - 請教壹下: 誰有有關內褲歷史的資料?最好是男士內褲。謝謝

請教壹下: 誰有有關內褲歷史的資料?最好是男士內褲。謝謝

中國內褲起源於宋代

在中國遠古的黃帝時,隨著農業的發展,開始用植物纖維來紡線和織布帛,即有了上衣、下裳之分。那時的男女是不穿內褲的,只穿下裳,像裙子壹樣。到了周朝,袴者下身稱之脛衣,且材質不是用絲織品,與後來的袴子不同的是,它僅有兩雙大腿部份之褲管不及膝,其作用在防寒,而脛衣到了漢朝時加長到了膝蓋以下,稱“蔽膝”。“ 蔽膝”很多人認為是內褲的雛形,其作用主要是保暖。

由於褲子也有保暖的作用,所以在很長壹段時間內,中國人心目中對內褲和褲子還沒有明確的區分。漢代以前,我國就出現了褲子,那是的褲子是開襠褲,即雖有褲襠,但襠不縫合,以方便小便,且還有壹好處是,凡男子受刊公堂上要掌屁股時,只要將之纏向上身,露出臀部即可施刑,若有褲襠,當庭脫褲就沒那麽方便了。到漢昭帝上官皇後,婦人也開始穿有襠之褲,稱為“窮褲”。唐朝時把這種褲子稱“緄襠袴”,襠中有縫,結以帶子,使之不開張,以便私溺,女子可以防強暴。到了宋朝,中國人對褲子和內褲有了明確的區分,在《老學庵筆記》中說:“裏肚(即肚兜)皂繡,按襦褲不帛,以其為褻衣也。”可證明宋時婦女,除肚兜外,還開始穿內褲了。此後,中國式內褲不斷發展。但真正現代意義上的內褲還是來自於西方。

西方男士內褲的發展

西方在13世紀出現內褲,它的英文名字叫Braies。Braies是薩克森語,指口袋似的寬松襯褲,長及膝蓋,用亞麻布做成,腰部穿有繩子可以束緊,從國王到農夫都穿它。到文藝復興時期,襯褲變短,前面開了門襟,這樣男士在小便時就不用脫下襯褲。打有皺褶的門襟要麽釘扣子,要麽用繩子抽緊,成為現代男褲款式的雛形。那時的男子不穿外褲,將緊身長筒襪套在襯褲外,用吊襪帶固定,所以亨利八世將襯褲的襠部墊厚。歷史學家推測,他可能在褲襠裏藏了浸著藥水的繃帶,以緩解梅毒帶來的痛苦。很多男子把襯褲門襟當做便利口袋,在裏面裝治療性病的藥品和錢。到了英國都鐸時代,男式內褲變得穩重簡單,長至膝蓋,門襟上釘紐扣,面料除了亞麻也開始用棉布和絲綢。它逐漸演變成連衫褲,連衫褲又發展出長至腳踝的緊身襯褲。19世紀拳擊手約翰·蘇利瓦酷愛穿緊身襯褲打比賽,於是這種長襯褲又叫“約翰”。1935年,Jockey在芝加哥賣出了世界上第壹條前片有Y字形縫線的三角內褲。三角內褲讓男人腿露出的面積達到極限,服裝史學家認為它的意義和文胸不相上下。3個月裏,三角內褲在美國售出3萬條,Jockey公司緊急生產出“陽剛”系列,用飛機送往美國各地的商場。拳擊短褲和三角褲的競爭從此開始,雙方都宣稱自己穿著更利於健康,更舒適。這壹時期,內褲縫上了松緊帶,“內褲”壹詞被收入詞典。三角內褲之所以暢銷是迎合了健康要求。如果有些男人不穿內褲,那麽睪丸壹直吊著,容易發生靜脈靜索曲張,因為三角內褲比較貼身,所以更容易形成保護作用。二戰結束後,男式內褲有了顏色和圖案,人造絲、滌綸、萊卡等新興面料為內褲增加了緊度和彈性,三角褲的款式更為簡潔。此後內褲的時裝化,各種各樣的內褲花樣翻新,不斷出現在T型臺上。男式內褲本來是要突出實用性和健康,時尚工業和男同性戀賦予了男式市場多姿多彩,多了丁字褲、低腰三角褲等受人非議的款式。20世紀90年代,凱特·莫斯和搖滾歌星馬奇·馬克壹同為卡爾文·克萊恩拍了受到嚴苛批評的內褲廣告。馬奇·馬克赤裸上身,摟著只穿條內褲的莫斯,他牛仔褲腰外露出白色內褲的松緊邊,上面的品牌標識清晰可見。至此,內褲從“幕後”走向“前臺”,成為展示個性的裝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