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1. 猶自謙。《禮記·表記》:“是故君子雖自卑,而民敬尊之。”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 通國身》:“謙尊自卑者,仁賢之所事也。”《孔子家語·冠頌》:“行冠事必於祖廟,以裸享之禮以將之,以金石之樂節之,所以自卑而尊先祖,示不敢擅。” 宋 王讜 《唐語林·補遺四》:“人道尚右,以右為尊,禮先賓客,故西讓客,主人在東,蓋自卑也。” 2. 輕視自己,以為自己太差,趕不上別人。 唐 杜甫 《雨》詩:“窮荒益自卑,飄泊欲誰訴。”《新唐書·叛臣傳下·王行瑜》:“ 克用 曰:‘尚父何自卑,吾被命討三賊,公其壹也。’” 魯迅 《書信集·致蕭軍》:“壹個作者,‘自卑’固然不好,‘自負’也不好。” 陳毅 《贊金字塔》詩:“古人能為此,今人更當不自卑。”
2、人的不滿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