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叫“杜撰”?
《現代漢語詞典》杜撰:沒有根據的編造;虛構。《古漢語詞典》杜撰:臆造,捏造。語本宋人王琳《野客叢書》杜默逸事。是說歷陽人杜默喜歡作詩,但並無真才實學,對詩的韻律壹竅不通,卻反對循規蹈矩,因此他的詩往往鬧出許多笑話。
有壹次,其師石介和歐陽修在開封為再次名落孫山的杜默設宴告別,席間詩酒唱和。杜默在答謝詩中寫道:“壹片靈臺掛明月,萬丈詞焰飛長虹;乞取壹杓鳳池水,活取久旱泥蟠龍。”詩句可算豪放。但鄰座壹考生卻說此詩後兩句重復用了“取”字,犯詩家忌諱,應改。杜默不接受,他說那是死守陳規陋習,而詩貴在意境,決不能以詞害意。因此,人們每每見到他的詩就說:“這是杜默所撰”。後來,人們就把 “杜默所撰”簡化為“杜撰”了,用來指稱信口開河或不通文理的文章。
其實早在杜默以前,就流傳著有關“杜撰”笑話。僧人文瑩《湘山野錄》:記載北宋參知政事石中立在中書省任職時,盛度任翰林院學士,撰《張文節公知白神道碑》,送給皇上看了後,呈送中書省。石中立問他:“這是誰撰寫的?”盛度匆促回答:“度撰。”說完他才悟到“度撰”與“杜撰”同音,頓時滿堂大笑。
嶽飛的幕僚沈作喆的《寓簡》提出了“杜撰”的另壹由來:西漢臨淄(今山東淄博市臨淄區)田何曾從淳於(今山東安丘)人光羽受《易》學,得孔門真傳,後廣收弟子,傳授今文《周易》。
後來田何從臨淄遷居杜陵(今西安市東南),取號杜田生。當時,人們認為秦“焚書坑儒”之後,《易》學已失傳,杜田生所講授的《易》學為“白撰”,即無所本而編撰,也稱之為 “杜田”,或曰“杜圓”——信口雌黃、自圓其說。嘲笑田何的《易》學無所師承,亦即“杜撰” !